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浅析现阶段基层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上栗县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9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7-8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8-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9-10页
第二章 上栗县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概况第10-17页
    2.1 上栗县食品行业的基本情况第10-11页
        2.1.1 上栗县基本概况第10页
        2.1.2 上栗县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业等基本概况第10-11页
    2.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1-14页
        2.2.1 调查范围统计第11页
        2.2.2 城乡居民对食品商品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关注第11页
        2.2.3 城乡居民购买食品的依据第11-12页
        2.2.4 城乡居民判断食品是放心食品的依据第12页
        2.2.5 调查显示,购买食品留意包装上的文字信息和图标情况第12-13页
        2.2.6 城乡居民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会投诉直接反映了他们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程度和权益的自我保护能力。图 7 反映出 75%的人选择了不投诉,而只有 25%的选择投诉。第13页
        2.2.7 选择不投诉的原因分析第13页
        2.2.8 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判断第13-14页
        2.2.9 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和关注第14页
        2.2.10 用餐选择餐馆的标准第14页
    2.3 上栗县食品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第14-16页
    2.4 上栗县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第16-17页
第三章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第17-22页
    3.1 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不完善第17-18页
        3.1.1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第17页
        3.1.2 刑法体系不完善且归属不合理第17-18页
        3.1.3 规制范畴窄第18页
    3.2 执法不严第18页
    3.3 政府监管体系不健全第18-20页
        3.3.1 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多头管理第18页
        3.3.2 食品安全监管执行不力第18-19页
        3.3.3 角色错位第19-20页
    3.4 食品企业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第20页
        3.4.1 破坏经营诚信伦理第20页
        3.4.2 破坏生命安全伦理第20页
        3.4.3 破坏资源环保伦理第20页
    3.5 社会监督力量参与不够第20-22页
        3.5.1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和安全知识匮乏第20-21页
        3.5.2 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督缺乏专业性第21-22页
第四章 国外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与启示第22-24页
    4.1 美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的启示第22页
    4.2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第22-23页
    4.3 国外食品企业伦理教育的启示第23页
    4.4 国外第三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第23-24页
第五章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第24-31页
    5.1 突出法律的保障作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规制第24-25页
        5.1.1 完善法律标准第24页
        5.1.2 借鉴美国附属刑法的立法模式第24-25页
        5.1.3 建立绝对责任制度第25页
    5.2 突出政府的监管责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举措第25-28页
        5.2.1 完善组织体系,强化监管与执法合力第25-26页
        5.2.2 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环节管理第26-27页
        5.2.3 完善投入体系,强化资金保障第27-28页
    5.3 突出企业的主体责任,完善食品企业伦理教育第28-29页
    5.4 突出社会共治作用,完善社会力量的监督第29-31页
        5.4.1 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第29页
        5.4.2 引入第三方制约机制第29-3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附录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军民融合视角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湘潭市岳塘区企业融资约束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