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注意选择 | 第11-13页 |
1.1.1 早期的注意选择理论 | 第12页 |
1.1.2 注意选择的负载理论 | 第12-13页 |
1.2 工作记忆与注意选择 | 第13-18页 |
1.2.1 工作记忆存储内容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13页 |
1.2.2 工作记忆容量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3 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14-18页 |
1.2.3.1 言语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14-17页 |
1.2.3.2 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负荷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N2与注意选择 | 第18-19页 |
2 问题提出 | 第19-21页 |
3 实验研究 | 第21-45页 |
3.1 实验1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阶段,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负荷类型和注意选择任务呈现位置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21-27页 |
3.1.1 实验目的 | 第21-22页 |
3.1.2 方法 | 第22-25页 |
3.1.2.1 被试 | 第22页 |
3.1.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22-23页 |
3.1.2.3 实验设计 | 第23页 |
3.1.2.4 实验程序 | 第23-25页 |
3.1.3 结果 | 第25-27页 |
3.1.3.1 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 | 第25-26页 |
3.1.3.2 Flanker任务的干扰子效应 | 第26-27页 |
3.1.4 分析与讨论 | 第27页 |
3.2 实验2在视觉工作记忆保持阶段,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负荷类型和注意选择任务呈现位置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27-33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27页 |
3.2.2 方法 | 第27-30页 |
3.2.2.1 被试 | 第27-28页 |
3.2.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8页 |
3.2.2.3 实验设计 | 第28页 |
3.2.2.4 实验程序 | 第28-30页 |
3.2.3 结果 | 第30-32页 |
3.2.3.1 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 | 第30-31页 |
3.2.3.1 Flanker任务的干扰子效应 | 第31-32页 |
3.2.4 分析与讨论 | 第32-33页 |
3.3 实验3在视觉工作记忆保持阶段,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负荷类型和靶目标的加工类型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33-38页 |
3.3.1 实验目的 | 第33-34页 |
3.3.2 方法 | 第34-35页 |
3.3.2.1 被试 | 第34页 |
3.3.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34页 |
3.3.2.3 实验设计 | 第34-35页 |
3.3.2.4 实验程序 | 第35页 |
3.3.3 结果 | 第35-37页 |
3.3.3.1 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分析 | 第36页 |
3.3.3.2 Navon任务的干扰子效应分析 | 第36-37页 |
3.3.4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4 实验4视觉工作记忆的保持阶段,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负荷类型对注意选择的影响—ERP研究 | 第38-45页 |
3.4.1 实验目的 | 第38-39页 |
3.4.2 方法 | 第39-41页 |
3.4.2.1 被试 | 第39页 |
3.4.2.2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3.4.2.3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3.4.2.4 实验程序 | 第39-41页 |
3.4.3 脑电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41页 |
3.4.4 实验结果 | 第41-44页 |
3.4.4.1 行为数据结果 | 第41-42页 |
3.4.4.2 脑电数据结果 | 第42-44页 |
3.4.5 分析与讨论 | 第44-45页 |
4 总讨论 | 第45-52页 |
4.1 在视觉工作记忆的编码阶段,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负荷类型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 在视觉工作记忆的保持阶段,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负荷类型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 第47-52页 |
5 研究意义与展望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