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经纪选择:“城中村”拆迁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对豫中前河村拆迁的政治社会学考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导论第11-3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选题意义和价值第12-14页
    1.3 文献综述第14-29页
        1.3.1 拆迁制度、行为及拆迁治理的研究第14-22页
        1.3.2 关于家户制与经纪选择的研究第22-29页
    1.4 研究方法与行文内容第29-3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4.2 行文内容第30-33页
二、对象与背景:前河村和它的六次拆迁第33-52页
    2.1 许昌市的城市化进程第33-42页
        2.1.1 许昌市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第33-36页
        2.1.2 许昌市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第36-40页
        2.1.3 许昌市城市化进程的特征第40-42页
    2.2 处在拆迁第一线的前河村第42-52页
        2.2.1 东城区、临川办事处的“拆迁行政”第42-44页
        2.2.2 前河村拆迁治理的社会基础第44-47页
        2.2.3 前河村的6次拆迁第47-52页
三、执行与经营:政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斡旋第52-69页
    3.1 “迎接”拆迁:作为执行主体的基层政府第52-62页
        3.1.1 拆迁的一般过程第53-56页
        3.1.2 拆迁的组织架构:拆迁指挥部的构成与性质第56-59页
        3.1.3 拆迁任务分包制:拆迁工作的“名实分离”第59-62页
    3.2 动员与“经营”拆迁第62-69页
        3.2.1 拆迁过程中的动员机制与动员技术第62-65页
        3.2.2 拆迁动员机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第65-67页
        3.2.3 “乡村拆迁经纪”:拆迁动员机制的后果第67-69页
四、落实与选择:拆迁过程中的经纪策略与意外后果第69-98页
    4.1 “拆迁进村”与“进村领路人”的村组干部第69-78页
        4.1.1 “村组干部”的动员会第71-74页
        4.1.2 “网格化”与村组干部的“包户”第74-78页
    4.2 村组干部的赢利行为与保护行为第78-87页
        4.2.1 村组干部的“私人营利”与“经纪赢利”第80-82页
        4.2.2 开发商对村组干部“赢利”冲动的强化第82-84页
        4.2.3 “保护”与“赢利”的冲突:一组组长与村两委的斗争第84-87页
    4.3 拆迁户的“抱团取暖”与村组干部的“各个击破”第87-96页
        4.3.1 家户联合与家户经纪逻辑:“家里要有个能说话的”第88-90页
        4.3.2 强化家户与利益联合:村组干部家族“带头拆”与其他家族的“共进退”第90-92页
        4.3.3 消解家户与兄弟反目:“我私下多给你五万,你先拆,但是你要保密”第92-94页
        4.3.4 俘获“村庄精英”:“谈成一家,给你一万”第94-96页
    4.4 经纪选择的后续影响:激烈的村庄选举政治第96-98页
五、构建与维系:经纪选择的解释框架第98-104页
    5.1 权力等级落差:经纪选择的权力结构第98-99页
    5.2 重大利益驱动:经纪选择的动力机制第99-100页
    5.3 从“血缘”到“分成”:“经纪人”的选择序列第100-102页
    5.4 经纪选择的非公共性第102-104页
六、总结与讨论第104-107页
    6.1 经纪选择:理解拆迁的另一种逻辑第104页
    6.2 经纪选择的溢出效应:自治理秩序的生成第104-105页
    6.3 经纪选择的理论回应:既有理论的完善与创新第105-106页
    6.4 经纪选择的扩展性讨论:钉子户治理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附录第117-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场诱导聚多巴胺/聚电解质定向共沉积及其功能化应用
下一篇:三一集团岗位任职资格体系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