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1.3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乌兰夫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5-26页 |
2.1 乌兰夫生态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5-17页 |
2.2 乌兰夫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7-26页 |
2.2.1 自由放牧思想 | 第17-19页 |
2.2.2 走“敖特尔”思想 | 第19-20页 |
2.2.3 合理规划牧区草场思想 | 第20-22页 |
2.2.4 改造沙漠思想 | 第22-24页 |
2.2.5 建造防护林带生态思想 | 第24-26页 |
3 乌兰夫生态思想的特征 | 第26-28页 |
3.1 延续性 | 第26页 |
3.2 创造性 | 第26-27页 |
3.3 前瞻性 | 第27-28页 |
4 当今草原牧区生态建设现状 | 第28-34页 |
4.1 草原生态建设的重新认识 | 第28-29页 |
4.1.1 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 第28-29页 |
4.1.2 草原生态保护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第29页 |
4.1.3 草原生态保护与新科学知识及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第29页 |
4.2 草原生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 第29-31页 |
4.2.1 草原生态建设的机遇 | 第29-30页 |
4.2.2 草原生态建设的挑战 | 第30-31页 |
4.3 现代草原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31-34页 |
4.3.1 充分发挥传统游牧文化 | 第31-32页 |
4.3.2 正确认识时代发展方向 | 第32页 |
4.3.3 遵循全面切实的理论指导 | 第32-34页 |
5 乌兰夫生态思想对草原生态建设的现代意义 | 第34-37页 |
5.1 指导意义 | 第34-35页 |
5.1.1 政府指导的正确性 | 第34页 |
5.1.2 政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第34-35页 |
5.2 理论意义 | 第35-36页 |
5.2.1 乌兰夫生态思想是有助于形成系统的草原生态思想 | 第35页 |
5.2.2 乌兰夫生态思想是有助于完善草原生态建设思想 | 第35-36页 |
5.3 为弘扬传统游牧文化提供优良环境 | 第36-37页 |
6 结论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