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粘细菌的研究概述 | 第11-18页 |
1.1.1 粘细菌的介绍 | 第11-12页 |
1.1.2 粘细菌的生境及分布 | 第12-13页 |
1.1.3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 | 第13-14页 |
1.1.4 粘细菌的系统分类 | 第14-16页 |
1.1.5 粘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 | 第16-18页 |
1.2 巴彦淖尔地区的概述 | 第18-19页 |
1.3 马铃薯晚疫病的概述 | 第19-21页 |
1.3.1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 | 第19-20页 |
1.3.2 马铃薯晚疫病致病菌的特征及其保存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立题依据 | 第21-22页 |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44页 |
2.1 材料 | 第23-26页 |
2.1.1 实验菌株 | 第23页 |
2.1.2 实验植株 | 第23页 |
2.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1.4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2.1.5 实验主要培养基 | 第25-26页 |
2.1.6 实验相关软件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44页 |
2.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26-29页 |
2.2.2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9-32页 |
2.2.3 粘细菌分离土样的处理 | 第32页 |
2.2.4 粘细菌子实体的诱导和分离 | 第32-33页 |
2.2.5 粘细菌的纯化 | 第33-34页 |
2.2.6 粘细菌的验纯方法 | 第34-35页 |
2.2.7 粘细菌的菌种保存 | 第35页 |
2.2.8 粘细菌的鉴定 | 第35-36页 |
2.2.9 致病疫霉HQK8-3的保存方法研究 | 第36-39页 |
2.2.10 拮抗致病疫霉粘细菌的筛选 | 第39页 |
2.2.11 显著抗致病疫霉粘细菌的进一步鉴定 | 第39-41页 |
2.2.12 粘细菌菌株YR-7的抗菌谱检测 | 第41页 |
2.2.13 粘细菌菌株YR-7的生长曲线 | 第41页 |
2.2.14 粘细菌菌株YR-7不同生长时期发酵上清液抑制致病疫霉活性检测 | 第41-42页 |
2.2.15 菌株YR-7抗致病疫霉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测定 | 第42-43页 |
2.2.16 菌株YR-7浓缩发酵上清液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防病作用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80页 |
3.1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野外记录 | 第44-45页 |
3.2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45-48页 |
3.3 粘细菌的诱导、分离与纯化 | 第48-50页 |
3.4 粘细菌的菌落形态和子实体观察及初步鉴定 | 第50-53页 |
3.5 粘细菌的分子鉴定 | 第53-56页 |
3.5.1 粘细菌DNA的提取 | 第53页 |
3.5.2 16S rDNA的PCR扩增 | 第53-54页 |
3.5.3 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 | 第54页 |
3.5.4 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54-56页 |
3.6 拮抗致病疫霉粘细菌的筛选 | 第56-72页 |
3.6.1 致病疫霉HQK8-3的保存方法研究 | 第56-61页 |
3.6.2 拮抗致病疫霉粘细菌的筛选 | 第61-72页 |
3.7 显著拮抗致病疫霉粘细菌的进一步鉴定 | 第72-76页 |
3.7.1 粘细菌的营养细胞和粘孢子观察 | 第72-73页 |
3.7.2 生理生化特征 | 第73-75页 |
3.7.3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75-76页 |
3.8 粘细菌菌株YR-7的抗菌活性分析 | 第76-80页 |
3.8.1 粘细菌菌株YR-7的抗菌谱 | 第76页 |
3.8.2 粘细菌菌株YR-7的生长曲线 | 第76-77页 |
3.8.3 菌株YR-7在不同生长时期发酵上清液的活性检测 | 第77页 |
3.8.4 菌株YR-7抗致病疫霉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 第77-79页 |
3.8.5 菌株YR-7的浓缩发酵上清液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防病作用 | 第79-80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80-90页 |
4.1 讨论 | 第80-88页 |
4.1.1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 | 第80-82页 |
4.1.2 不同样品中粘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 第82-85页 |
4.1.3 致病疫霉HQK8-3的保存方法研究 | 第85页 |
4.1.4 粘细菌的抗致病疫霉活性分析 | 第85-88页 |
4.2 结论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