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1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第11-16页
    (一)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内涵第11-12页
    (二) 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第12-14页
        1. 人性的脆弱:法不强人所难第12页
        2. 相对意志自由论第12-13页
        3. 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第13页
        4. 承担刑事责任的目的第13-14页
        5. 刑法的谦抑性第14页
    (三) 期待可能性的衡量标准第14-16页
二、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概况第16-23页
    (一)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的定位尴尬第16-18页
    (二)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隐形运用评述第18页
    (三) 期待可能性对我国定罪量刑的宏观影响第18-23页
        1. 期待可能性的有无影响罪与非罪的判定原理第18-20页
        2. 期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刑罚轻重的判定原理第20-23页
三、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总则中的运用第23-28页
    (一)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总则中的积极运用第23-25页
        1. 防卫过当第23页
        2. 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第23-24页
        3. 胁从犯第24-25页
    (二) 对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总则中运用存在的认识误区第25-28页
        1. 故意或者过失的罪过第25页
        2. 关于限制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第25-26页
        3.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第26页
        4. 正当防卫和无限防卫第26-28页
四、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分则中的运用第28-32页
    (一)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分则中的积极运用第28-30页
        1.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第28页
        2. 身份犯第28-29页
        3. 个罪中的数额规定第29-30页
    (二) 我国刑法分则对期待可能性的违背第30-32页
五、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对定罪量刑的运用第32-36页
    (一)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概述第32页
    (二) 具体运用表现第32-36页
        1. 执行命令行为和自救行为第32-33页
        2. 事后不可罚行为第33-34页
        3. 由被害人过错引起的犯罪行为第34页
        4. 被引诱而实施的犯罪行为第34-35页
        5. 由生活所迫引起的非法获取财物的犯罪行为第35页
        6. 逃荒妇女的重婚行为第35-36页
六、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运用的完善方向第36-41页
    (一) 完善广义上的期待可能性对我国刑法的运用价值第36-37页
    (二) 加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宏观指导和借鉴作用第37-38页
    (三) 完善我国刑法总则中的相关条款第38-39页
    (四)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贯彻亲亲相隐思想第39页
    (五)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更多地考量期待可能性因素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注释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褪黑素刺激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毛囊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巴彦淖尔地区土壤中粘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致病疫霉活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