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梨树断陷金山气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特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致密砂岩储层定义、判别标准及分类第9-10页
        1.2.2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研究区存在主要问题第11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2-13页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第13-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19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15-16页
    2.2 沉积地层特征第16-19页
第3章 储层沉积特征第19-44页
    3.1 沉积相标志第19-32页
        3.1.1 泥岩颜色第19-21页
        3.1.2 岩石结构第21-23页
        3.1.3 岩相及岩相组合第23-31页
        3.1.4 测井相标志第31-32页
    3.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第32-35页
    3.3 单井相及剖面相分析第35-38页
    3.4 沉积亚相平面展布特征第38-44页
第4章 成岩作用研究第44-55页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第44-49页
        4.1.1 压实作用第44-45页
        4.1.2 胶结作用第45-48页
        4.1.3 溶蚀作用第48-49页
    4.2 成岩阶段划分及孔隙演化特征第49-55页
        4.2.1 早成岩阶段第50页
        4.2.2 中成岩A亚期第50-51页
        4.2.3 中成岩B亚期第51页
        4.2.4 成岩作用序列及孔隙演化特征第51-55页
第5章 储层基本特征第55-68页
    5.1 岩石学特征第55-56页
        5.1.1 岩石类型第55页
        5.1.2 填隙物特征第55-56页
    5.2 储集空间类型第56-60页
        5.2.1 孔隙类型及特征第56-57页
        5.2.2 不同类型砂岩孔隙分布特征第57-60页
    5.3 储层物性特征第60-68页
        5.3.1 常规物性特征第60-64页
        5.3.2 不同类型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64-68页
第6章储层主控因素第68-77页
    6.1 沉积对储层的控制第68-71页
        6.1.1 骨架颗粒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68-69页
        6.1.2 岩石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69页
        6.1.3 分选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69-71页
    6.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第71-77页
        6.2.1 埋藏深度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71-72页
        6.2.2 绿泥石胶结物对储层的控制第72-74页
        6.2.3 溶蚀作用提升储层质量第74-77页
结论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离子掺杂7LiFePO4·Li3V2(PO43/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纤维表面处理及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