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 1.1 引言 | 第14页 |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4-17页 |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介 | 第14-15页 |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其应用 | 第16-17页 |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 1.3.1 钴系正极材料 | 第18-19页 |
| 1.3.2 镍系正极材料 | 第19-20页 |
| 1.3.3 锰系正极材料 | 第20-21页 |
| 1.3.4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 | 第21-24页 |
| 1.3.5 Li(Ni_xCo_yMn_(1-x-y))O_2三元正极材料 | 第24-25页 |
| 1.4 xLiFePO_4·yLi_3V_2(P0_4)_3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2章 实验 | 第28-33页 |
|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28-29页 |
| 2.1.1 实验主要原料 | 第28-29页 |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 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 第29-31页 |
| 2.2.1 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 2.2.2 离子掺杂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30页 |
| 2.2.3 电极的制备和组装 | 第30-31页 |
| 2.3 离子掺杂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表征 | 第31-32页 |
| 2.3.1 材料的物相组成分析 | 第31页 |
| 2.3.2 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31页 |
| 2.3.3 材料的化学键合特性分析 | 第31页 |
| 2.3.4 材料的粒度组成分析 | 第31-32页 |
| 2.4 离子掺杂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 2.4.1 材料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2页 |
| 2.4.2 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测试 | 第32页 |
| 2.4.3 材料的电化学阻抗特性测试 | 第32页 |
| 2.4.4 材料的电导特性的测试 | 第32-33页 |
| 第3章 离子掺杂对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第33-52页 |
| 3.1 掺杂金属离子的基本性质 | 第33-34页 |
| 3.2 Mg~(2+)掺杂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的表征 | 第34-40页 |
| 3.2.1 Mg~(2+)掺杂试样的物相组成分析 | 第34-35页 |
| 3.2.2 Mg~(2+)掺杂试样的粒度和微观形貌分析 | 第35-38页 |
| 3.2.3 Mg~(2+)掺杂试样的化学键合特性分析 | 第38-40页 |
| 3.3 Cr~(3+)掺杂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的表征 | 第40-44页 |
| 3.3.1 Cr~(3+)掺杂试样的物相组成分析 | 第40-41页 |
| 3.3.2 Cr~(3+)掺杂试样的粒度和微观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 3.3.3 Cr~(3+)掺杂试样的化学键合特性分析 | 第42-44页 |
| 3.4 Ti~(4+)掺杂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的表征 | 第44-48页 |
| 3.4.1 Ti~(4+)(掺杂试样的物相组成分析 | 第44-45页 |
| 3.4.2 Ti~(4+)掺杂试样的粒度及微观形貌分析 | 第45-47页 |
| 3.4.3 Ti~(4+)掺杂试样的化学键合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 3.5 掺杂离子的种类对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结构的影响 | 第48-5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离子掺杂对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73页 |
| 4.1 Mg~(2+)掺杂量对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8页 |
| 4.1.1 Mg~(2+)掺杂试样的充放电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 4.1.2 Mg~(2+)掺杂试样的循环伏安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 4.1.3 Mg~(2+)掺杂试样的电化学阻抗特性分析 | 第56-57页 |
| 4.1.4 Mg~(2+)掺杂试样的导电性能分析 | 第57-58页 |
| 4.2 Cr~(3+)掺杂量对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2页 |
| 4.2.1 Cr~(3+)掺杂试样的充放电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 4.2.2 Cr~(3+)掺杂试样的循环伏安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 4.2.3 Cr~(3+)掺杂试样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60-61页 |
| 4.2.4 Cr~(3+)掺杂试样的电子电导率分析 | 第61-62页 |
| 4.3 Ti~(4+)掺杂量对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2-66页 |
| 4.3.1 Ti~(4+)掺杂试样的充放电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 4.3.2 Ti~(4+)掺杂试样的循环伏安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 4.3.3 Ti~(4+)掺杂试样的电化学阻抗特性分析 | 第65-66页 |
| 4.3.4 Ti~(4+)掺杂试样的电子电导率分析 | 第66页 |
| 4.4 掺杂离子种类对7LFP·LVP/C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70页 |
| 4.5 金属离子掺杂作用导电机理的初步分析 | 第70-7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8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