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1.3 公路隧道通风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3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的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2.1 公路隧道通风方式 | 第15-16页 |
2.1.1 隧道通风方式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2.1.2 隧道通风的设计要求 | 第15-16页 |
2.1.3 双洞互补式通风适用条件 | 第16页 |
2.2 隧道运营通风需风量的计算 | 第16-18页 |
2.2.1 需风量计算参数规定 | 第16页 |
2.2.2 需风量计算的方法 | 第16-18页 |
2.3 横通道参数的理论计算 | 第18-22页 |
2.3.1 两条横通道工况 | 第18-20页 |
2.3.2 三条横通道工况 | 第20-21页 |
2.3.3 设计算法 | 第21-22页 |
2.4 自然通风方式分析 | 第22-25页 |
2.4.1 通风方式选择 | 第22-23页 |
2.4.2 自然风力分析 | 第23页 |
2.4.3 交通风力分析 | 第23-24页 |
2.4.4 隧道通风阻力分析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公路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 | 第26-36页 |
3.1 模型试验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3.1.1 相似理论 | 第26-28页 |
3.1.2 相似准则数 | 第28-29页 |
3.2 模型试验概况 | 第29-32页 |
3.2.1 模型试验基本原则 | 第29页 |
3.2.2 模型试验基本组成 | 第29-32页 |
3.3 模型隧道通风系统数据测试 | 第32-35页 |
3.3.1 正常工况下速度分布 | 第32-34页 |
3.3.2 火灾工况下烟气浓度分布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公路隧道通风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36-42页 |
4.1 CFD软件概述 | 第36页 |
4.2 隧道通风数值模拟理论 | 第36-37页 |
4.2.1 隧道通风数值模拟的基本假设 | 第36页 |
4.2.2 隧道通风流体动力学规律 | 第36-37页 |
4.3 隧道通风数值模拟方法及求解参数设置 | 第37-39页 |
4.3.1 湍流模型 | 第37-38页 |
4.3.2 耦合算法 | 第38-39页 |
4.3.3 参数设置 | 第39页 |
4.4 公路隧道数值计算模型 | 第39-41页 |
4.4.1 隧道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4.4.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4.4.3 模拟计算后处理技术 | 第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流场数值模拟 | 第42-68页 |
5.1 正常工况下横通道数量对隧道速度场的影响 | 第42-51页 |
5.1.1 两条横通道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42-46页 |
5.1.2 三条横通道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46-50页 |
5.1.3 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5.2 正常工况下横通道数量对隧道(CO)浓度场的影响 | 第51-58页 |
5.2.1 两条横通道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51-54页 |
5.2.2 三条横通道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54-58页 |
5.2.3 对比分析 | 第58页 |
5.3 火灾工况下横通道对烟气浓度场、温度场的影响 | 第58-67页 |
5.3.1 横通道关闭时,烟气浓度场、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60-63页 |
5.3.2 横通道开启时,烟气浓度场、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63-66页 |
5.3.3 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进一步工作计划及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A | 第7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