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米自交系宜机收特性鉴定及配合力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1.2.1 种质资源的概念 | 第11页 |
1.2.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 | 第12页 |
1.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配合力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2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 | 第13页 |
1.3.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玉米杂种优势理论 | 第14页 |
1.5 抗逆性育种策略 | 第14-15页 |
1.6 国内外玉米机械化收获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7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4 测定指标 | 第18页 |
2.5 测定方法 | 第18页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8-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50页 |
3.1 宜机收相关性状基本统计量分析 | 第20页 |
3.2 宜机收相关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20-21页 |
3.3 美国玉米自交系宜机收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第21-28页 |
3.3.1 美国玉米自交系生育期GCA效应 | 第21-22页 |
3.3.2 美国玉米自交系抽丝期GCA效应 | 第22-23页 |
3.3.3 美国自交系株高GCA效应 | 第23-24页 |
3.3.4 美国自交系穗位高GCA效应 | 第24-25页 |
3.3.5 美国自交系倒伏率GCA效应 | 第25-26页 |
3.3.6 美国自交系茎腐病发病率GCA效应 | 第26-27页 |
3.3.7 美国自交系收获时籽粒含水量GCA效应 | 第27-28页 |
3.4 测验种宜机收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第28-29页 |
3.5 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统计量分析 | 第29页 |
3.6 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29-30页 |
3.7 美国自交系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第30-38页 |
3.7.1 美国自交系穗长GCA效应 | 第30-31页 |
3.7.2 美国自交系穗粗GCA效应 | 第31-32页 |
3.7.3 美国自交系轴粗GCA效应 | 第32-33页 |
3.7.4 美国自交系行粒数GCA效应 | 第33-34页 |
3.7.5 美国自交系穗行数GCA效应 | 第34-35页 |
3.7.6 美国自交系出籽率GCA效应 | 第35-36页 |
3.7.7 美国自交系百粒重GCA效应 | 第36-37页 |
3.7.8 美国自交系产量GCA效应 | 第37-38页 |
3.8 测验种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第38页 |
3.9 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第38-41页 |
3.10 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第41-43页 |
3.11 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第43-45页 |
3.12 产量对照优势分析 | 第45-48页 |
3.13 遗传参数分析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1页 |
4.1 美国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第50页 |
4.2 美国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第50页 |
4.3 美国自交系的总配合力分析 | 第50页 |
4.4 美国自交系的遗传力分析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