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第10-1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0页
        1.3.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2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12-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16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2.3 文献评价第15-16页
第3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第16-26页
    3.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第16-21页
        3.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第16页
        3.1.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成效第16-19页
        3.1.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第19-21页
    3.2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第21-24页
        3.2.1 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第21-23页
        3.2.2 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第23-24页
    3.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第24-26页
        3.3.1 减缓了城镇化进程第24-25页
        3.3.2 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不高第25页
        3.3.3 产能利用率低第25-26页
第4章 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第26-32页
    4.1 市场化进程因素第26-27页
    4.2 技术水平因素第27-28页
    4.3 人力资本因素第28-30页
    4.4 制度法规因素第30-31页
    4.5 文化方面因素第31-32页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第32-46页
    5.1 数据与方法说明第32页
    5.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第32-44页
        5.2.1 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5.2.2 实证结果第33-44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44-46页
第6章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第46-51页
    6.1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经验第46-49页
        6.1.1 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第46页
        6.1.2 英国产业发展的经验第46-47页
        6.1.3 日本产业发展的经验第47-49页
    6.2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我国的启示第49-51页
        6.2.1 加强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第49页
        6.2.2 建造适宜的竞争环境第49-50页
        6.2.3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第50页
        6.2.4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第50页
        6.2.5 推进服务业外包第50-51页
第7章 政策建议第51-53页
    7.1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创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第51页
    7.2 加快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第51页
    7.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第51-52页
    7.4 规划产业布局,推进集聚式发展第52页
    7.5 优化行业协会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信息传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致谢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H风力发电项目贷款风险评估研究
下一篇: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