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理 | 第11-12页 |
1.1.1 CO_2的形成与排放 | 第11页 |
1.1.2 CH_4的形成与排放 | 第11-12页 |
1.1.3 N_2O的形成与排放 | 第12页 |
1.2 土壤温室气体形成与排放的影响因素 | 第12-16页 |
1.2.1 直接因素 | 第13-14页 |
1.2.2 间接因素 | 第14-16页 |
1.3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1.3.1 静态气室法 | 第16-17页 |
1.3.2 动态气室法 | 第17页 |
1.3.3 微气象法 | 第17页 |
1.4 草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2 载畜率对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21-37页 |
2.1 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2.1 气体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2.2 土壤和植被样品采集 | 第22-23页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25页 |
2.3.1 温室气体气体通量及累积排放量的计算 | 第23-24页 |
2.3.2 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2.4.1 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变化 | 第25-29页 |
2.4.2 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 | 第29-33页 |
2.4.3 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地上植被碳贮量 | 第33页 |
2.4.4 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速效氮含量 | 第33页 |
2.4.5 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土壤湿度和气温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2.5 讨论 | 第34-36页 |
2.5.1 放牧季节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CO_2的排放 | 第34-35页 |
2.5.2 放牧季节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CH_4的吸收 | 第35页 |
2.5.3 放牧季节山地糙羊茅草原土壤N_2O的排放 | 第35-36页 |
2.6 小结 | 第36-37页 |
3 轮牧对草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37-50页 |
3.1 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 第37-3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3.2.1 气体样品采集 | 第39页 |
3.2.2 土壤和植被样品采集 | 第39页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9页 |
3.3.1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及其累积排放量计算 | 第39页 |
3.3.2 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3.4.1 干混合型草原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变化 | 第39-43页 |
3.4.2 干混合型草原放牧季节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 | 第43-44页 |
3.4.3 干混合型草原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地上植被碳贮量 | 第44-45页 |
3.4.4 干混合型草原土壤速效氮含量 | 第45-46页 |
3.4.5 干混合型草原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土壤湿度和气温的相关性 | 第46-47页 |
3.5 讨论 | 第47-49页 |
3.5.1 干混合型草原土壤CO_2的排放 | 第47-48页 |
3.5.2 干混合型草原土壤CH_4的吸收 | 第48-49页 |
3.5.3 干混合型草原土壤N_2O的排放 | 第49页 |
3.6 小结 | 第49-50页 |
4 放牧家畜粪尿斑对草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50-58页 |
4.1 试验设计 | 第50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1-52页 |
4.3.1 温室气体气体通量及累积排放量的计算 | 第51-52页 |
4.3.2 方差分析 | 第52页 |
4.4 结果 | 第52-55页 |
4.4.1 粪尿处理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第52页 |
4.4.2 粪尿处理对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3 粪尿处理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讨论 | 第55-57页 |
4.5.1 粪尿斑对放牧草原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2 粪尿斑对放牧草原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3 粪尿斑对放牧草原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57页 |
4.6 小结 | 第57-58页 |
5 放牧家畜踩踏行为对放牧草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58-67页 |
5.1 试验设计 | 第58-59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59页 |
5.2.1 气体样品采集 | 第59页 |
5.2.2 土壤样品采集 | 第59页 |
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9-60页 |
5.3.1 温室气体气体通量及累积排放量的计算 | 第59页 |
5.3.2 方差分析 | 第59-60页 |
5.4 结果 | 第60-64页 |
5.4.1 不同饮水点距离区域的土壤CO_2排放 | 第60页 |
5.4.2 不同饮水点距离区域的土壤CH_4排放 | 第60-61页 |
5.4.3 不同饮水点距离区域的土壤N_2O排放 | 第61-62页 |
5.4.4 不同饮水点距离区域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地下植被碳贮量 | 第62-64页 |
5.4.5 不同饮水点距离区域的土壤NO_3~-和NH_4~+量以及土壤容重 | 第64页 |
5.4.6 不同饮水点距离区域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土壤湿度和温度相关性 | 第64页 |
5.5 讨论 | 第64-66页 |
5.5.1 家畜踩踏对放牧草原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第64-65页 |
5.5.2 家畜踩踏对放牧草原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第65页 |
5.5.3 家畜踩踏对放牧草原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65-66页 |
5.6 小结 | 第66-67页 |
6 讨论 | 第67-70页 |
6.1 山地糙羊茅草原与干混合型草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比较 | 第67-68页 |
6.2 粪尿斑及家畜踩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其与放牧条件的关系 | 第68-70页 |
7 结论 | 第70-71页 |
8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