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间接空冷系统构造 | 第11-12页 |
1.2.2 间接空冷塔 | 第12-13页 |
1.2.3 辅助设备和措施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间接空冷机组运行性能分析 | 第16-27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间接空冷塔结构 | 第16-17页 |
2.3 间接空冷塔的数学模型 | 第17-20页 |
2.3.1 间接空冷塔内的空气流动阻力计算 | 第17-19页 |
2.3.2 间接空冷塔内的传热计算 | 第19-20页 |
2.4 表面式凝汽器的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2.5 间接空冷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 第22-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蒸发式冷却器的性能分析 | 第27-38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蒸发式冷却器的分类 | 第27-29页 |
3.3 蒸发式冷却器的计算模型 | 第29-31页 |
3.4 蒸发式冷却器运行性能分析 | 第31-36页 |
3.4.1 环境空气湿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2 空气流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3 喷淋水流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4.4 热负荷变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采用蒸发式冷却器的间接空冷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采用蒸发式冷却器的间接空冷系统 | 第38-39页 |
4.3 计算模型 | 第39-41页 |
4.4 计算流程图 | 第41-42页 |
4.5 某电厂600 MW间接空冷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 第42-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