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改编钢琴曲《睡美人》作品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研究概况 | 第7-8页 |
三、论文研究方向 | 第8-9页 |
第一章 柴科夫斯基及其芭蕾舞剧《睡美人》 | 第9-16页 |
第一节 柴科夫斯基生平简介 | 第9-12页 |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与芭蕾舞剧《睡美人》 | 第12-16页 |
一、关于芭蕾舞剧 | 第12-13页 |
二、概述芭蕾舞剧《睡美人》 | 第13-16页 |
(一)创作由来 | 第13页 |
(二)剧情介绍 | 第13-14页 |
(三)历史地位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普列特涅夫及其钢琴组曲《睡美人》 | 第16-33页 |
第一节 普列特涅夫生平简介 | 第16页 |
第二节 钢琴组曲《睡美人》的本体分析 | 第16-33页 |
一、舞剧音乐在钢琴曲中的体现 | 第16-18页 |
二、钢琴组曲《睡美人》的音乐分析 | 第18-33页 |
(一)序曲 | 第19-22页 |
(二)侍女之舞 | 第22页 |
(三)美景 | 第22-23页 |
(四)行板 | 第23-27页 |
(五)银色的精灵 | 第27-28页 |
(六)穿靴子的公猫和小白猫 | 第28页 |
(七)加沃特舞曲 | 第28-29页 |
(八)金丝雀之歌 | 第29-30页 |
(九)小红帽和大灰狼 | 第30页 |
(十)柔板 | 第30-31页 |
(十一)终曲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钢琴组曲《睡美人》演奏提示 | 第33-47页 |
第一节 钢琴组曲《睡美人》的段落结构分析 | 第33页 |
第二节 钢琴组曲《睡美人》的交响性 | 第33-47页 |
一、技术类型 | 第34-46页 |
(一)触键方式 | 第34-36页 |
(二)连奏的运用 | 第36-37页 |
(三)断奏的运用 | 第37页 |
(四)八度和弦的技术要示 | 第37-38页 |
(五)远距离跳跃 | 第38-39页 |
(六)音阶、琶音的跑动技术 | 第39-41页 |
(七)装饰音的巧妙处理 | 第41-42页 |
(八)踏板的运用 | 第42-46页 |
二、音乐表现力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