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客运站技术作业与设备论文

城际铁路票种票制设计及定价策略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第12-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第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轨道交通票种票制及定价策略现状分析第20-31页
    2.1 轨道交通票种票制分析第20-22页
        2.1.1 现行轨道交通票制分析第20-22页
        2.1.2 现行轨道交通票种分析第22页
    2.2 轨道交通定价策略分析第22-24页
    2.3 票种票制与定价策略综合运用现状分析第24-29页
        2.3.1 日本新干线铁路第25-26页
        2.3.2 德国高速铁路第26-27页
        2.3.3 法国高速铁路第27-29页
    2.4 我国城际铁路可汲取的经验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城际铁路票种票制设计第31-41页
    3.1 票种票制在客运产品设计中的地位第31-32页
    3.2 票种票制设计原则第32-33页
    3.3 我国城际铁路票种票制备选集的建立第33-38页
        3.3.1 备选集的概念第34-35页
        3.3.2 备选集的建立与表达第35-38页
    3.4 基于备选集的基础票种票制设计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协同定价模型建立与求解第41-57页
    4.1 协同定价模型建立思路第41-43页
    4.2 非集计模型在协同定价中的应用第43-47页
        4.2.1 非集计模型基础理论第43-44页
        4.2.2 特征变量的选择第44-45页
        4.2.3 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第45-46页
        4.2.4 价格弹性分析第46-47页
    4.3 双层规划模型在协同定价中的应用第47-50页
        4.3.1 双层规划模型的形式第47页
        4.3.2 城际客运方式间的Logit分离第47-48页
        4.3.3 双层规划模型的应用第48-50页
    4.4 协同定价模型的建立第50-53页
        4.4.1 博弈论在协同定价中的适应性分析第50页
        4.4.2 全市场协同定价模型第50-52页
        4.4.3 细分市场协同定价模型第52-53页
    4.5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求解算法第53-56页
        4.5.1 灵敏度分析的理论基础第54页
        4.5.2 协同定价模型的求解算法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案例研究第57-80页
    5.1 案例背景第57-58页
    5.2 调查结果分析第58-60页
    5.3 细分市场下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分析第60-69页
        5.3.1 市场细分及特征描述第60-65页
        5.3.2 效用函数参数标定第65-67页
        5.3.3 票价弹性分析第67-69页
    5.4 协同定价模型求解第69-77页
        5.4.1 全市场协同定价第70-73页
        5.4.2 细分市场协同定价第73-77页
    5.5 差别定价下的城际铁路票种票制设计第77-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研究结论第80-81页
    6.2 研究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附录A:已开通的城际铁路基础技术特征及运营现状第85-87页
附录B:京津通道旅客出行选择行为调查第87-88页
附录C:全市场协同定价迭代结果详表第88-91页
附录D:细分市场协同定价迭代结果详表第91-9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