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政府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简要述评第17页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页
    1.4 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1-23页
        2.1.1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与内涵第21-22页
        2.1.2 建筑产业现代化与传统建筑的区别第22-23页
    2.2 演化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3-24页
        2.2.1 演化博弈论第23-24页
        2.2.2 演化博弈论与传统博弈论的区别第24页
    2.3 政府激励行为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4-26页
        2.3.1 政府行为以及行为激励理论概述第24-26页
        2.3.2 期望理论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建筑产业现代化与政府激励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分析第27-38页
    3.1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第27-34页
        3.1.1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第27-33页
        3.1.2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第33-34页
    3.2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政府激励行为现状分析第34-36页
        3.2.1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政府激励政策现状分析第34-35页
        3.2.2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政府激励行为分析识别第35-36页
    3.3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政府激励行为的影响分析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政府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仿真第38-63页
    4.1 政府激励行为演化博弈的市场主体行为界定第38-39页
        4.1.1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市场主体行为分析第38-39页
        4.1.2 演化博弈模型主体假设第39页
    4.2 演化博弈分析工具第39-41页
        4.2.1 2×2 非对称演化博弈收益矩阵第39-40页
        4.2.2 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方程第40-41页
    4.3 政府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第41-52页
        4.3.1 2×2 非对称演化博弈收益矩阵构建第42-44页
        4.3.2 政府激励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第44-47页
        4.3.3 均衡点的雅克比矩阵稳定分析第47-51页
        4.3.4 政府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参数分析第51-52页
    4.4 政府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仿真第52-60页
        4.4.1 政府与建筑企业的演化博弈仿真第52-56页
        4.4.2 政府与消费者的演化博弈仿真第56-60页
    4.5 演化博弈结果分析第60-62页
        4.5.1 政府与建筑企业演化路径影响分析第60-61页
        4.5.2 政府与消费者演化路径影响分析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政府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激励行为对策建议第63-67页
    5.1 政府与建筑企业演化博弈角度第63-65页
        5.1.1 针对建筑企业的政府激励行为影响分析第63页
        5.1.2 政府对建筑企业实施激励行为的建议第63-65页
    5.2 政府与消费者演化博弈角度第65-66页
        5.2.1 针对消费者的政府激励行为影响分析第65页
        5.2.2 政府对消费者实施激励行为的建议第65-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高密度季铵化聚芳醚材料的分子设计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均苯三甲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超分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