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3-31页 |
(一) 选题缘由及论题 | 第14-16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3. 研究述评 | 第24-26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26-27页 |
1. 理论意义 | 第26-27页 |
2. 现实意义 | 第2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27-28页 |
2. 系统分析法 | 第28页 |
3. 筛查取样法 | 第28-29页 |
(五) 研究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29-31页 |
1. 本研究的难点 | 第29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9页 |
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9-31页 |
一、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31-46页 |
(一) 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的厘清 | 第31-34页 |
1. "村级党员干部"的界定 | 第31-32页 |
2. 廉政教育的内涵 | 第32-33页 |
3. 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与政治道德 | 第33-34页 |
(二) 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构成要素 | 第34-38页 |
1. 廉政教育的主体 | 第34-35页 |
2. 廉政教育的客体 | 第35-36页 |
3. 廉政教育的内容 | 第36-37页 |
4. 廉政教育的方法 | 第37-38页 |
(三) 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特点 | 第38-41页 |
1. 政治性 | 第38-39页 |
2. 社会性 | 第39页 |
3. 长期性 | 第39-40页 |
4. 针对性 | 第40页 |
5. 整体性 | 第40-41页 |
(四) 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41-43页 |
1. 创新引入原则 | 第41页 |
2. 主观引导原则 | 第41-42页 |
3. 统筹协调原则 | 第42-43页 |
4. 奖惩并重原则 | 第43页 |
(五) 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重要价值 | 第43-46页 |
1. 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 第43-44页 |
2. 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 第44页 |
3. 提高村级党员干部群体的自身修养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 第44-45页 |
4. 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 第45-46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廉政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 | 第46-57页 |
(一) 建国后历任领导人的廉政教育思想回顾 | 第46-50页 |
1. 毛泽东的廉政教育思想 | 第46-47页 |
2. 邓小平的廉政教育思想 | 第47-48页 |
3. 江泽民的廉政教育思想 | 第48-49页 |
4. 胡锦涛的廉政教育思想 | 第49-50页 |
(二) 习近平的廉政教育思想 | 第50-54页 |
1.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50-53页 |
2.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特点 | 第53-54页 |
(三) 对继续强化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启示 | 第54-57页 |
1. 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教训 | 第54-55页 |
2. 制定目标,服务工作大局 | 第55页 |
3. 依靠群众,杜绝群众运动 | 第55-56页 |
4. 丰富形式,开展经常教育 | 第56页 |
5. 正反结合,突出正面引导 | 第56-57页 |
三、当前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情况检视 | 第57-76页 |
(一) 当前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发展情况 | 第57-62页 |
1. 当前国内反腐倡廉形势对廉政教育的新背景 | 第57-58页 |
2. 当前开展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有利因素 | 第58-60页 |
3. 当前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情况描述 | 第60-62页 |
(二) 当前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问题分析 | 第62-66页 |
1. 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效果整体评估 | 第63-64页 |
2. 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 | 第64-66页 |
(三) 当前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66-76页 |
1. 村级党员干部自身原因 | 第67-69页 |
2. 廉政教育的主体原因 | 第69-71页 |
3. 教育配套机制的原因 | 第71-73页 |
4. 外部社会环境的原因 | 第73-76页 |
四、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实施路径分析 | 第76-87页 |
(一) 建立层级式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联动体系 | 第76-79页 |
1. 科学领导: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总抓手 | 第76-77页 |
2. 资源管理: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枢纽 | 第77-78页 |
3. 联动机制: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组织保障 | 第78-79页 |
4. 良好社会氛围:村级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催化剂 | 第79页 |
(二) 建立多元化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方法体系 | 第79-83页 |
1. 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传统教育载体的效能 | 第80页 |
2. 推广技术运用,拓宽思维空间 | 第80-81页 |
3. 创新方法,科学施教 | 第81-82页 |
4. 充实廉政教育内容,优化内容结构 | 第82-83页 |
(三) 建立全方位的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制度体系 | 第83-87页 |
1. 强化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 第83-84页 |
2. 强化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奖惩评价机制 | 第84-85页 |
3. 强化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长效设置机制 | 第85页 |
4. 强化村级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惩防并举机制 | 第85-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后记 | 第93-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