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矮生薹草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矮生薹草简介 | 第13页 |
1.2.2 矮生薹草抗逆性研究 | 第13-14页 |
1.2.3 矮生薹草生态学研究 | 第14-16页 |
1.3 盐胁迫下对植物的影响 | 第16-20页 |
1.3.1 生长发育影响 | 第16-17页 |
1.3.2 膜损伤和酶类伤害 | 第17-18页 |
1.3.3 活性氧的伤害 | 第18页 |
1.3.4 渗透胁迫 | 第18-19页 |
1.3.5 离子胁迫 | 第19页 |
1.3.6 光合作用变化 | 第19-20页 |
1.4 盐胁迫下植物的耐盐机制 | 第20-24页 |
1.4.1 渗透调节机制 | 第20-22页 |
1.4.2 离子平衡机制 | 第22-23页 |
1.4.3 活性氧清除机制 | 第23-24页 |
1.5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第24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2.1 实验材料及培养 | 第26页 |
2.2 实验处理 | 第26页 |
2.3 生长特性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6页 |
2.3.1 矮生薹草叶片盐害指数 | 第26页 |
2.4 叶片细胞渗透调节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6-27页 |
2.4.1 相对含水量 | 第26-27页 |
2.4.2 电导率 | 第27页 |
2.4.3 粗酶液提取 | 第27页 |
2.4.4 MDA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5 活性氧系统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7-29页 |
2.5.1 SOD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2.5.2 POD活性测定 | 第28页 |
2.5.3 CAT活性测定 | 第28页 |
2.5.4 H_2O_2含量 | 第28-29页 |
2.6 光合系统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9页 |
2.6.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9页 |
2.6.2 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曲线 | 第29页 |
2.7 代谢产物分析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2.7.1 样本提取 | 第29-30页 |
2.7.2 样品提取物衍生化 | 第30页 |
2.7.3 上机测定 | 第30页 |
2.8 数据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3.1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1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的形态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2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片盐害指数的影响 | 第33页 |
3.2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膜渗透调节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1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第34页 |
3.2.3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3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活性氧系统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1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SOD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3.3.4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光合系统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1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3.4.2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OJIP曲线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3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OJIP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39-46页 |
3.5.1 盐胁迫对矮生薹草叶片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39-43页 |
3.5.2 代谢产物代谢通路分析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6-56页 |
4.1 矮生薹草应答盐胁迫的生长生理分析 | 第46-50页 |
4.2 矮生薹草应答盐胁迫的代谢产物分析 | 第50-5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6-59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2页 |
中英文缩写 | 第72-73页 |
附录A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