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特种车辆(路用车辆)论文--铁路、公路两用车论文

公铁两用车转向架构架设计及优化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公铁两用车转向架方案设计第16-34页
    2.1 公铁两用车转向架设计要求第16-17页
    2.2 公铁两用车转向架总体设计第17-22页
    2.3 构架第22-28页
        2.3.1 固定构架第23-24页
        2.3.2 摆臂装置第24-25页
        2.3.3 构架截面尺寸确定第25-27页
        2.3.4 锁死机构第27-28页
    2.4 轮对组成第28-30页
        2.4.1 车轴第29页
        2.4.2 车轮第29-30页
    2.6 弹性悬挂系统第30-32页
        2.6.1 轴箱悬挂第30-31页
        2.6.2 轴箱弹簧第31页
        2.6.3 抗侧滚扭杆第31-32页
    2.7 心盘第32-33页
    2.8 基础制动装置第33页
    2.9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构架强度分析第34-50页
    3.1 有限元软件第34-35页
        3.1.1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介绍第34页
        3.1.2 有限元模型前处理软件HyperMesh第34-35页
    3.2 构架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第35-37页
        3.2.1 构架结构尺寸第35-36页
        3.2.2 构架材料参数第36-37页
    3.3 构架有限元模型第37-38页
        3.3.1 构架结构离散第37页
        3.3.2 构架约束条件第37-38页
    3.4 构架静强度计算及评价第38-45页
        3.4.1 计算载荷及工况第38-42页
        3.4.2 计算结果第42-45页
        3.4.3 静强度评价第45页
    3.5 构架疲劳强度计算及评价第45-49页
        3.5.1 计算载荷及工况第46页
        3.5.2 校核位置确定第46-47页
        3.5.3 计算结果第47-48页
        3.5.4 疲劳强度评价第48-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构架的优化设计第50-64页
    4.1 优化软件OPTISTRUCT介绍第50-54页
        4.1.1 OptiStruct的发展第50-51页
        4.1.2 OptiStruct的优化流程和理论第51-54页
    4.2 构架优化模型的建立第54-57页
        4.2.1 设计变量第55-56页
        4.2.2 目标函数第56页
        4.2.3 多约束条件第56-57页
        4.2.4 数学模型建立第57页
    4.3 构架优化结果第57-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5 优化后的构架模态分析第64-70页
    5.1 模态分析的求解方法第64-65页
    5.2 构架模态分析建模及求解第65-67页
        5.2.1 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第65-66页
        5.2.2 施加边界条件第66页
        5.2.3 设置求解控制选项第66-67页
        5.2.4 求解第67页
    5.3 构架模态结果分析第67-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6 构架静强度校核和疲劳寿命预测第70-86页
    6.1 构架静强度校核第70-72页
        6.1.1 确定载荷及工况第70页
        6.1.2 构架计算结果第70-72页
    6.2 构架疲劳寿命预测第72-84页
        6.2.1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第73-74页
        6.2.2 疲劳分析软件nCode DesignLife第74-77页
        6.2.3 材料特性第77页
        6.2.4 时间载荷历程提取第77-81页
        6.2.5 准静态应力分析第81-82页
        6.2.6 疲劳寿命计算结果第82-84页
    6.3 本章小结第84-86页
7 结论及展望第86-88页
    7.1 本文结论第86-87页
    7.2 本文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邓小平民生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块茎监测电阻成像系统图像重建算法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