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LF炉炉外精炼炉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 LF炉加热过程概述 | 第12-13页 |
1.3 LF炉供电制度优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LF炉供电制度优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LF炉供电制度优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第2章 LF炉炼钢的工艺、设备及电气特性 | 第20-36页 |
2.1 LF炉冶金工艺流程及首钢二炼钢工艺现状 | 第20-25页 |
2.1.1 LF炉工艺介绍 | 第20-23页 |
2.1.2 首钢二炼钢厂的工艺流程 | 第23-25页 |
2.2 首钢二炼钢LF炉设备系统简介 | 第25-29页 |
2.2.1 LF炉主体设备 | 第25-27页 |
2.2.2 LF炉控制系统 | 第27-29页 |
2.3 LF炉炼钢的电气特性及研究方法分析 | 第29-34页 |
2.3.1 LF炉供电线路及电气特性 | 第29-32页 |
2.3.2 LF炉优化供电特点的分析 | 第32-33页 |
2.3.3 研究LF炉优化的模型的要求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LF炉优化供电制度的确定与求解 | 第36-52页 |
3.1 LF炉优化供电制度的作用 | 第36页 |
3.2 LF炉优化供电制度确定的基本原则 | 第36-38页 |
3.3 LF炉供电等效电路及计算公式 | 第38-40页 |
3.4 几种常用供电制度的选择方法 | 第40-44页 |
3.4.1 最大有功功率电流工作点的选择方法 | 第41页 |
3.4.2 经验法电流工作点的选择方法 | 第41-42页 |
3.4.3 最大电弧功率下电流工作点的选择方法 | 第42-43页 |
3.4.4 经济电流下工作点的选择方法 | 第43-44页 |
3.4.5 考虑热平衡及运行电抗下的电流工作点的选择 | 第44页 |
3.5 LF炉不同冶炼阶段优化供电制度的选择方法 | 第44-45页 |
3.5.1 LF炉起弧阶段优化供电制度的选择方法 | 第45页 |
3.5.2 LF炉升温阶段优化供电制度的选择方法 | 第45页 |
3.5.3 LF炉保温阶段优化供电制度的选择方法 | 第45页 |
3.6 LF炉优化供电制度的模型建立 | 第45-50页 |
3.6.1 LF炉优化供电制度的优化模型 | 第46-48页 |
3.6.2 LF炉优化供电制度的约束条件 | 第48-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LF炉优化供电模型在首钢二炼钢LF炉的应用 | 第52-64页 |
4.1 首钢二炼钢LF炉优化供电制度的策略选择 | 第52-54页 |
4.2 首钢二炼钢LF炉的供电曲线 | 第54-56页 |
4.2.1 升温期间的供电曲线 | 第54-55页 |
4.2.2 保温期间的供电曲线 | 第55-56页 |
4.3 升温期供电优化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56-59页 |
4.4 保温期供电优化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