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从残缺到重塑:乳腺癌患者生活体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0-26页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选题缘起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乳腺癌患者的研究第13-17页
        1.2.2 乳腺癌患者生活体验研究第17-18页
        1.2.3 研究评述第18-19页
    1.3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第19-21页
        1.3.1 理论视角第19-20页
        1.3.2 研究框架第20-21页
    1.4 概念界定第21-22页
        1.4.1 乳腺癌第21页
        1.4.2 身体第21页
        1.4.3 生活体验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22-26页
        1.5.1 研究方法第22页
        1.5.2 资料来源第22-26页
第2章 身体破坏:从健康到残缺的感体体验第26-35页
    2.1 感知身体异样第26-28页
        2.1.1 忍耐:“没当回事儿”第26-27页
        2.1.2 绝望:“天崩地裂”第27-28页
    2.2 治疗之殇:从健康到残缺第28-32页
        2.2.1 呈现式身体的残缺第28-30页
        2.2.2 后遗症:折磨第30-31页
        2.2.3 低自我效能感:女性自我认同危机的浮现第31-32页
    2.3 乳腺癌患者需求及社工介入空间第32-35页
        2.3.1 乳腺癌患者需求分析第33页
        2.3.2 社工介入空间讨论第33-35页
第3章 身体矛盾:在空间转换中体验人情冷暖第35-50页
    3.1 不同空间中的生活体验:苦乐交织第35-40页
        3.1.1 家庭空间中的“前后”转换第35-37页
        3.1.2 医院空间中的规训:同一的病人角色第37-39页
        3.1.3 社会空间中的“隔离”第39-40页
    3.2 社会空间中的人际关系体验:冷暖自知第40-47页
        3.2.1 夫妻关系:紧密与破裂第40-44页
        3.2.2 亲友关系:疏离与支持第44-45页
        3.2.3 病友关系:相互扶持第45-46页
        3.2.4 医患关系:雪中送炭第46-47页
    3.3 乳腺癌患者需求及社工介入空间第47-50页
        3.3.1 乳腺癌患者需求分析第48页
        3.3.2 社工介入空间讨论第48-50页
第4章 身体重塑:走向“完整”的新实践第50-62页
    4.1 从家庭到社会:摆脱社会污名第50-51页
    4.2 身心调适:重回“完整”身体第51-55页
        4.2.1 接纳残缺身体第52-54页
        4.2.2 呈现式身体的整饰第54-55页
    4.3 向死而生:释然寻找生命意义第55-60页
        4.3.1 历经磨难心释然第55-57页
        4.3.2 身体实践寻意义第57-60页
    4.4 乳腺癌患者需求及社工介入空间第60-62页
        4.4.1 乳腺癌患者需求分析第60页
        4.4.2 社工介入空间讨论第60-62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62-71页
    5.1 研究结论第62-66页
        5.1.1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体验第62-63页
        5.1.2 乳腺癌患者生活体验的本质:身体与疾病的双重性及在反复中前进第63-64页
        5.1.3 乳腺癌患者生活体验影响因素分析第64-66页
    5.2 讨论第66-71页
        5.2.1 乳腺癌患者生活体验中的社会烙印第66-67页
        5.2.2 疾病意义与生命教育第67-68页
        5.2.3 社会工作介入乳腺癌患者的路径总结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1第77-78页
卷内备考表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婚礼消费与新生代打工妹的多元身份认同--基于黑龙江省H市销售业的经验研究
下一篇:嵌入性视角下社区内生型环境NGO的行动策略研究--以上海市LY社区“绿主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