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固体废物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第17-18页 |
2.1.1 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固体废弃物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3 固体废弃物处置对环境的影响 | 第18页 |
2.2 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第18页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我国及北京市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3.1 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3.1.1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总体现状 | 第20-23页 |
3.1.2 我国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第23-26页 |
3.2 北京市固体处置废物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2.1 北京市环境绩效审计总体现状 | 第26-28页 |
3.2.2 北京市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绩效审计现状 | 第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北京市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第29-47页 |
4.1 指标设置 | 第29-37页 |
4.1.1 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29-31页 |
4.1.2 指标选取的思路 | 第31页 |
4.1.3 评价指标的设立 | 第31-36页 |
4.1.4 评价指标因素集的建立 | 第36-37页 |
4.2 指标权重的设计 | 第37-44页 |
4.2.1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7-39页 |
4.2.2 进行专家访谈并计算出相应权重 | 第39-42页 |
4.2.3 一致性检验 | 第42-44页 |
4.3 指标的应用 | 第44-46页 |
4.3.1 定量指标的评价 | 第44-45页 |
4.3.2 定性指标的评价 | 第45-46页 |
4.3.3 指标计算结果的归类 | 第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固废处置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例验证 | 第47-51页 |
5.1 实例基本概况 | 第47页 |
5.2 评价指标基本数据的确定 | 第47-48页 |
5.3 评价指标综合得分的计算 | 第48-50页 |
5.4 形成审计结论 | 第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及改进建议 | 第51-53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1页 |
6.2 改进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 | 第57-59页 |
附录B | 第59-63页 |
附录C | 第63-64页 |
附录D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