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农户空心村整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3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 1.3 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1.3.4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 2.1.1 空心村的含义 | 第22页 |
| 2.1.2 空心村整治 | 第22-24页 |
| 2.2 空心村整治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4-25页 |
| 2.2.2 公众参与理论 | 第25页 |
| 2.2.3 土地财产权理论 | 第25-26页 |
| 2.3 空心村整治与农户意愿的关系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澄城县空心村整治农户意愿分析 | 第30-44页 |
| 3.1 澄城县区域概况 | 第30-33页 |
| 3.2 澄城县空心村概况 | 第33-37页 |
| 3.2.1 澄城县农村居民点变化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 3.2.2 澄城县空心村调研情况 | 第35-36页 |
| 3.2.3 澄城县空心村类型 | 第36页 |
| 3.2.4 澄城县空心村成因分析 | 第36-37页 |
| 3.3 澄城县空心村整治农户意愿调查 | 第37-43页 |
| 3.3.1 农户整治意愿 | 第37-38页 |
| 3.3.2 农户期望的补偿方式和标准 | 第38-39页 |
| 3.3.3 农户对整治后土地的处置意愿 | 第39-40页 |
| 3.3.4 农户期望的政府支持需求 | 第40-41页 |
| 3.3.5 整治资金的筹措方式 | 第41页 |
| 3.3.6 农户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政策的响应 | 第41页 |
| 3.3.7 农户对安置地点及其房屋的要求 | 第41-42页 |
| 3.3.8 农户关注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空心村整治农户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 第44-60页 |
| 4.1 农户意愿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第44-45页 |
| 4.2 农户意愿对空心村整治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第45-50页 |
| 4.2.1 自变量的确定 | 第46-47页 |
| 4.2.2 因变量的确定 | 第47-48页 |
| 4.2.3 模型构建 | 第48页 |
| 4.2.4 自变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 4.2.5 回归模型运行过程 | 第49-50页 |
| 4.3 模型检验 | 第50-51页 |
| 4.4 结果及对策分析 | 第51-58页 |
| 4.4.1 空心村整治农户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5页 |
| 4.4.2 整治对策分析 | 第55-5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0-62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 | 第66-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