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四、调查地点与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 第18-19页 |
六、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一章 X县中朝跨国婚姻的形成原因与途径 | 第21-37页 |
第一节 X县中朝跨国婚姻的形成原因 | 第21-26页 |
一、经济因素 | 第21-22页 |
二、地理因素 | 第22-23页 |
三、人口因素 | 第23-25页 |
四、历史文化因素 | 第25-26页 |
第二节 X县中朝跨国婚姻的形成途径 | 第26-31页 |
一、被人口贩子贩卖入境而成婚 | 第26-29页 |
二、私下结伴偷渡入境而成婚 | 第29-30页 |
三、通过贿赂边境人员入境成婚 | 第30-31页 |
第三节 X县中朝跨国婚姻的基本情况 | 第31-37页 |
一、人数情况 | 第31页 |
二、婚恋特点 | 第31-34页 |
三、婚姻类型 | 第34-37页 |
第二章 X县“朝鲜新娘”的社会文化适应 | 第37-55页 |
第一节 日常生活适应 | 第37-42页 |
一、语言 | 第37-38页 |
二、饮食 | 第38-39页 |
三、服饰 | 第39-40页 |
四、休闲娱乐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家庭关系适应 | 第42-49页 |
一、夫妻关系 | 第42-45页 |
二、子女关系 | 第45-48页 |
三、亲属关系 | 第48-49页 |
第三节 社会关系适应 | 第49-51页 |
一、“朝鲜新娘”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二、邻里关系 | 第50-51页 |
第四节 经济适应 | 第51-55页 |
第三章 “朝鲜新娘”现象的民族学分析 | 第55-63页 |
第一节 “朝鲜新娘”社会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困境与调适 | 第55-59页 |
一、社会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困境 | 第55-57页 |
二、多元化的适应策略 | 第57-59页 |
第二节 “朝鲜新娘”现象的影响 | 第59-63页 |
一、对自身的影响 | 第59-60页 |
二、对家庭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三、对居住地的影响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