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新区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念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创新理论 | 第13-15页 |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13页 |
·波特的创新理论 | 第13-15页 |
·创新系统理论 | 第15-17页 |
·创新系统的层次 | 第16页 |
·创新系统的研究演化 | 第16-17页 |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理论 | 第17-21页 |
·三元参与理论 | 第17-18页 |
·五元驱动理论 | 第18页 |
·五元互动说 | 第18-19页 |
·孵化器理论 | 第19-20页 |
·网络组织理论 | 第20-21页 |
3 宁波高新区发展历程及发展成效分析 | 第21-31页 |
·宁波高新区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高新区的创建适应了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 第21页 |
·宁波高新区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宁波高新区发展定位演变 | 第23-24页 |
·宁波高新区创新发展成效 | 第24-29页 |
·经济增长迅速 | 第24-25页 |
·基本形成“3+3”产业集群 | 第25页 |
·孵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备 | 第25-26页 |
·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明显 | 第26-29页 |
·宁波高新区创新现状评价 | 第29-31页 |
·企业科技投入较低 | 第29页 |
·企业产出能力较弱 | 第29-30页 |
·产业规模偏低,附加值不高 | 第30-31页 |
4 基于要素主体的高新区创新模式 | 第31-55页 |
·政府主体的创新模式 | 第31-37页 |
·政府搭建创新服务平台 | 第31-33页 |
·政策、资金的扶持 | 第33-35页 |
·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 | 第35-37页 |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 | 第37-45页 |
·内生创新模式 | 第37-40页 |
·合作创新模式 | 第40-43页 |
·引进创新模式 | 第43-45页 |
·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模式 | 第45-51页 |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 | 第45-46页 |
·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区域创新的作用 | 第46-48页 |
·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创新模式 | 第48-51页 |
·基于产业链的企业创新体系 | 第51-53页 |
·基于产业链的企业创新行为的产生 | 第51-52页 |
·案例分析 | 第52-53页 |
·创新动力机制分析 | 第53-55页 |
5 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高新区创新网络研究 | 第55-64页 |
·宁波高新区在国家创新网络中的地位 | 第55-56页 |
·宁波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 | 第56-58页 |
·宁波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传染扩散 | 第56页 |
·宁波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等级扩散 | 第56-57页 |
·宁波高新区技术创新的重新区位扩散 | 第57-58页 |
·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高新区企业创新网络 | 第58-64页 |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创新内涵 | 第59页 |
·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高新区大型企业创新模式 | 第59-61页 |
·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 | 第61-63页 |
·不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方式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