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航空运输经济论文--中国航空运输论文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18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本文相关理论基础第14-16页
        1、风险管理理论第14-15页
        2、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第15-16页
    (四)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1、研究内容第16页
        2、研究方法第16-18页
二、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主要特征及原因分析第18-24页
    (一)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主要特征第18-20页
        1、我国航班延误主要情形第18-19页
        2、我国航班延误主要特征分析第19-20页
    (二)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的原因分析第20-24页
        1、天气变化原因第21页
        2、空中管制原因第21-22页
        3、机场保障原因第22页
        4、航空公司原因第22-23页
        5、旅客自身原因第23-24页
三、我国民航航班延误处置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4-29页
    (一)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处置工作现状第24页
    (二) 处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29页
        1、体制机制方面第24-25页
        2、运行保障方面第25-26页
        3、旅客服务方面第26-27页
        4、空管保障方面第27-28页
        5、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第28-29页
四、国外航班延误处置机制及其借鉴作用第29-34页
    (一) 美国航班延误的处置机制第29-31页
        1、规定了延误后航空公司的义务第29-30页
        2、注重航班延误信息公开工作第30页
        3、界定了一些非正常航班的情形及责任第30页
        4、航班延误航空公司违法的处罚力度大第30-31页
    (二) 欧盟航班延误的处置机制第31-32页
        1、界定航班延误概念第31页
        2、明确承运人的义务第31-32页
        3、规定旅客获得补偿的权利第32页
    (三) 日本航班延误的处置机制第32-33页
    (四) 发达国家航班延误处置机制对我国延误处置工作的借鉴意义第33-34页
五、我国航班延误治理对策和建议第34-46页
    (一) 明确航班延误法律概念,合理界定标准第34-36页
        1、明确航班延误法律概念第34-35页
        2、按照国际标准界定航班延误第35-36页
    (二) 提升行业技术和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航班正常率第36-38页
        1、加大空管新技术普及应用力度第36页
        2、完善和创新民航空域管理机制第36-37页
        3、完善延误后航班放行协调机制第37页
        4、提升机场地面运行管理水平第37-38页
        5、搭建全国运行监控平台第38页
    (三) 完善航班延误应急处置工作,提高旅客满意程度第38-44页
        1、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提升预警响应能力第38-39页
        2、提升服务补救能力,弥补延误损失后果第39-41页
        3、完善延误赔偿制度,统一赔偿工作标准第41-42页
        4、完善行业立法立规,加强航班延误监管第42-44页
    (四) 综合利用社会资源第44-46页
        1、加大航空运输知识宣传和普及第44页
        2、积极探索航班延误保险第44-45页
        3、建立航班正常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为例
下一篇:基层国税部门绩效评价优化研究--以B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