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的实施背景与重要意义 | 第15-19页 |
·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的内涵及其实施背景 | 第15页 |
·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的内涵 | 第15页 |
·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实施背景 | 第15页 |
·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的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兵团实施大学生连官计划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兵团第八师农牧团场大学生连官计划的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19-26页 |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第19页 |
·调查的内容 | 第19页 |
·调查的方法 | 第19页 |
·大学生连官计划的实施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大学生连官计划的认可度分析 | 第19-20页 |
·大学生连官计划的满意度分析 | 第20-21页 |
·大学生连官参与动机的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待遇保障的结果分析 | 第22页 |
·大学生连官日常管理考核情况分析 | 第22页 |
·大学生连官岗位培训情况 | 第22-23页 |
·专业岗位符合度分析 | 第23页 |
·大学生连官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23-24页 |
·大学生连官计划取得的成效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兵团第八师农牧团场大学生连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大学生连官自身方面的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适应基层生活的能力差 | 第26页 |
·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度不高 | 第26页 |
·个人角色“定位模糊” | 第26-27页 |
·团场基层工作环境的复杂 | 第27-28页 |
·对工作环境的不适应 | 第27页 |
·与连队其他干部关系处理不当 | 第27-28页 |
·大学生连官存在管用脱离 | 第28页 |
·大学生连官专业相符率低,工作开展难 | 第28-29页 |
·大学生连官录用机制不完善,大学生连官流失严重 | 第29页 |
·考核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第29页 |
·缺乏良好的“传、帮、带”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完善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的对策 | 第31-34页 |
·建立大学生“连官”计划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连官的选聘录用机制 | 第31页 |
·规范大学生“连官”的考核制度,打开出口,保证队伍的整体素质。 | 第31页 |
·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大学生连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 | 第31-32页 |
·改善基层工作环境 | 第32页 |
·转变连队领导干部对大学生连官计划的认识观念 | 第32页 |
·完善管理、帮教制度,落实好传帮带责任 | 第32页 |
·大学生连官自身素质的提高 | 第32-33页 |
·创新大学生连官的管理方式 | 第33-3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1 | 第37-38页 |
附录2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41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