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论公共话语空间内的网络问政构建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绪论第7-16页
 (一)研究意义第7-10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0-14页
  1.网络问政的研究综述第10-12页
  2.公共领域的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5-16页
一.网络问政及公共话语空间的概述第16-25页
 (一)网络问政的概述第16-21页
  1.网络问政的相关背景第16-17页
  2.网络问政的表现形式第17-18页
  3.网络问政的作用第18-21页
 (二)公共话语空间的概述第21-24页
  1.公共领域的起源及基本要素第21页
  2.公共话语空间的界定与特征第21-22页
  3.公共话语空间的演变第22-24页
 (三)公共话语空间和网络问政第24-25页
二.公共话语空间内的网络问政构建第25-41页
 (一)网络问政的公共领域特质第25-27页
  1.开放的网络空间第25页
  2.网民积极参与第25-26页
  3.强大的公众舆论第26-27页
 (二)网络问政的运行机制第27-29页
  1.公共事务引发公共议题第27页
  2.网络民意形成公共舆论第27-29页
  3.政府网民影响公共决策第29页
 (三)我国网络问政构建实践第29-34页
  1.网络问政的现状与发展第29-31页
  2.网络问政平台现状第31-33页
  3.网络问政运行模式第33-34页
 (四)个案分析——乌鲁木齐网络问政构建实践第34-41页
  1.乌鲁木齐市网络问政状况简介第34-35页
  2.乌鲁木齐网络问政平台数据统计第35-37页
  3.乌鲁木齐网络问政的良性发展第37-39页
  4.乌鲁木齐网络问政的现实困境第39-41页
三.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第41-45页
 (一)网络问政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第41-42页
 (二)信息方面的不足的问题第42页
 (三)网络问政的公众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四)网络问政中政府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五)网络问政的效果不理想第44-45页
四.网络问政问题的对策探讨第45-49页
 (一)完善网络问政的制度第45页
 (二)加强网络问政的软件硬件设施建设第45-46页
 (三)提高公众的网络问政能力第46-47页
 (四)加强政府能力建设第47页
 (五)提高网络问政效果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注释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雷厄姆·默多克传播思想研究
下一篇:A电视媒体知识型员工需求要素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