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稻远缘杂交育种及雷竹SSR引物的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 竹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种质资源收集及保存 | 第10-11页 |
·杂交育种 | 第11-12页 |
·无性繁殖及选择育种 | 第12-13页 |
·分子标记选择育种 | 第13页 |
·转基因育种 | 第13-14页 |
·诱变育种 | 第14页 |
2 远缘杂交 | 第14-17页 |
·远缘杂交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杂交的真实性的验证方法 | 第15-17页 |
·形态学标记鉴定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6页 |
·染色体分带鉴定 | 第16-17页 |
·流式细胞术鉴定 | 第17页 |
3 竹稻杂交的依据 | 第17-18页 |
4 分子标记及其在竹子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RFLP标记在竹子的应用 | 第18页 |
·RAPD标记在竹子的应用 | 第18-19页 |
·AFLP在竹子中的应用 | 第19页 |
·SSR标记在竹种的应用 | 第19页 |
·分子标记间的比较 | 第19-20页 |
5 SSR标记的开发 | 第20-21页 |
·基于数据库开发引物 | 第20-21页 |
·基于基因组文库开发引物 | 第21页 |
·构建微卫星富集文库 | 第21页 |
6.EST-SSR的应用 | 第21-23页 |
·EST‐SSR的通用性研究 | 第21-22页 |
·EST‐SSR的多态性研究 | 第22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2-23页 |
7.实验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竹稻杂交及杂交真实性验证 | 第26-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亲本的选择 | 第26页 |
·人工授粉杂交 | 第26-27页 |
·DNA的提取 | 第27页 |
·引物 | 第27页 |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第27页 |
·PCR产物检测 | 第27-28页 |
2 实验结果 | 第28-35页 |
·开花生物学调查 | 第28-29页 |
·雷竹花粉活力测定 | 第29页 |
·竹稻杂交 | 第29-30页 |
·流式细胞术验证 | 第30-31页 |
·形态学标记鉴定 | 第31-34页 |
·SSR杂交真实性验证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8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35页 |
·杂交不育 | 第35-36页 |
·胚拯救 | 第36页 |
·杂交鉴定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雷竹转录组SSR引物序列分析 | 第38-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雷竹SSR引物开发 | 第42-64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57页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2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2-43页 |
·引物设计 | 第43页 |
·PCR扩增 | 第43-57页 |
·PCR产物检测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3页 |
·初次PCR扩增结果 | 第57-60页 |
·二次PCR和测序验证 | 第60-63页 |
3 讨论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雷竹SSR引物应用 | 第64-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材料 | 第64页 |
·PCR及产物检测 | 第64页 |
·电泳条带的判读 | 第64页 |
·通用性和多态性计算 | 第64-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雷竹EST‐SSR引物在其他竹属中的多态性 | 第67-70页 |
·引物在竹种中的通用性 | 第67页 |
·引物在竹种中的多态性 | 第67-70页 |
·雷竹EST‐SSR引物在刚竹属中通用性与多态性 | 第70页 |
·杂交真实性验证 | 第70-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全文小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答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