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煤矸石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煤矸石的基本性质 | 第12-13页 |
·煤矸石的环境危害 | 第13-15页 |
·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堇青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堇青石简介 | 第16-19页 |
·堇青石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堇青石的研究动态 | 第20-21页 |
·多孔陶瓷的研究概况 | 第21-25页 |
·多孔陶瓷基本简介 | 第21-22页 |
·国内外多孔陶瓷的研究动态 | 第22-24页 |
·煤矸石制备多孔陶瓷的研究概况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6-35页 |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煤矸石 | 第26-27页 |
·高铝矾土 | 第27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过程 | 第28-32页 |
·有机泡沫载体的选择及预处理 | 第28-29页 |
·煤矸石的选择及预处理 | 第29-30页 |
·陶瓷浆料的配制 | 第30页 |
·陶瓷坯体的烧结及烧结制度的制定 | 第30-32页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32页 |
·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32-35页 |
·原料粉体的DSC/TG热分析 | 第32-33页 |
·样品XRD物相分析 | 第33页 |
·样品显气孔率的测定 | 第33页 |
·样品抗压强度的测定 | 第33页 |
·样品微观形貌的表征 | 第33页 |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浆料固相含量及烧结制度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35-46页 |
·固相含量及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固相含量及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固相含量及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烧结温度的影响 | 第38-41页 |
·烧结过程中XRD物相分析 | 第38-39页 |
·烧结过程中SEM形貌分析 | 第39-41页 |
·烧结时间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烧结时间对多孔陶瓷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烧结时间对多孔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42页 |
·烧结中多孔陶瓷物相形成的过程 | 第42-4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煤矸石酸浸处理对所制备堇青石多孔陶瓷的影响 | 第46-65页 |
·酸浸时间对多孔陶瓷的影响 | 第46-54页 |
·酸浸时间对多孔陶瓷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酸浸时间对多孔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酸浸时间对煤矸石中杂质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酸浸时间对多孔陶瓷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49-51页 |
·酸浸时间对多孔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酸矸比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酸矸比对多孔陶瓷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酸矸比对多孔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酸矸比对煤矸石中杂质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酸矸比对多孔陶瓷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酸浸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58-62页 |
·酸浸温度对多孔陶瓷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酸浸温度对多孔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酸浸温度对煤矸石中杂质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酸浸温度对多孔陶瓷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