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0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定性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一、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四、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 | 第20-24页 |
| 第一节 高新技术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内涵 | 第20-22页 |
|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 | 第22页 |
|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本投入 | 第22页 |
|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 | 第22-23页 |
|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环境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 第一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4-28页 |
|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明显效果突出 | 第24-26页 |
| 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有所减少 | 第26-28页 |
|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突出 | 第28页 |
| 第二节 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4页 |
| 一、新疆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 第29-30页 |
| 二、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 第30-31页 |
| 三、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呈现不平衡态势 | 第31-32页 |
| 四、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 第34-55页 |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34-40页 |
|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38页 |
| 三、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新疆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排名 | 第40-52页 |
| 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40-41页 |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比较分析 | 第41-51页 |
|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发展水平综合排名 | 第51-52页 |
| 第三节 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52-55页 |
| 一、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 第52-53页 |
| 二、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53-54页 |
| 三、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提升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55-64页 |
| 第一节 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第55-56页 |
| 一、新疆应该将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55-56页 |
| 二、普惠性的产业政策和定向性的产业政策的合理使用 | 第56页 |
| 第二节 提升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56-64页 |
| 一、加强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56-57页 |
| 二、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 | 第57-58页 |
| 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 | 第58-59页 |
| 四、强化人才支撑,建立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聚集地 | 第59-60页 |
| 五、加大有效投入,完善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 | 第60-61页 |
| 六、规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第61页 |
| 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 第61-62页 |
| 八、抓住历史机遇,加强与国内各省区高新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研究课题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