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 ·生物质的快速热裂解 | 第12-16页 |
| ·裂解原理 | 第13-14页 |
| ·热裂解的反应器 | 第14-16页 |
| ·鼓泡流化床 | 第14页 |
| ·循环流化床 | 第14-15页 |
| ·其它反应器 | 第15-16页 |
| ·生物油的性质 | 第16-18页 |
| ·生物油的物理特性 | 第16-18页 |
| ·外观 | 第16页 |
| ·水分 | 第16-17页 |
| ·含氧量 | 第17页 |
| ·粘度 | 第17页 |
| ·酸性 | 第17页 |
| ·热值 | 第17页 |
| ·灰分 | 第17-18页 |
| ·生物油的化学特性 | 第18页 |
| ·生物油的改质 | 第18-22页 |
| ·生物油的物理改质 | 第18-19页 |
| ·过滤 | 第18页 |
| ·添加溶剂 | 第18页 |
| ·乳化 | 第18-19页 |
| ·生物油的化学改质 | 第19-22页 |
| ·催化加氢 | 第19-20页 |
| ·催化裂化 | 第20-21页 |
| ·催化酯化 | 第21-22页 |
| ·二段精制 | 第22页 |
| ·共炼制技术 | 第22页 |
| ·催化剂的失活 | 第22-24页 |
| ·中毒失活 | 第23页 |
| ·结焦及堵塞失活 | 第23-24页 |
| ·烧结及热失活 | 第24页 |
| ·集总动力学 | 第24-25页 |
| ·固定馏程集总的动力学模型 | 第25页 |
| ·可变馏程集总的动力学模型 | 第2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7-35页 |
| ·实验原料的制备 | 第27-29页 |
| ·生物油的制备 | 第27-28页 |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7-28页 |
| ·实验操作 | 第28页 |
| ·预处理油的制备 | 第28-29页 |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8-29页 |
| ·实验操作 | 第29页 |
| ·预处理油与石蜡油的共炼制 | 第29-31页 |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9-30页 |
| ·实验操作 | 第30-31页 |
| ·实验结果计算及产品分析 | 第31-35页 |
| ·各物质产率计算 | 第31-32页 |
| ·定义 | 第32页 |
| ·产品分析 | 第32-35页 |
| ·气体产品分析 | 第32-34页 |
| ·液体产品分析 | 第34页 |
| ·固体产品分析 | 第34-35页 |
| 第四 生物油加氢重质油与石蜡油共炼制的工艺优化 | 第35-44页 |
| ·前言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 ·催化剂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实验备注 | 第3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 ·石蜡油与预处理油的混炼 | 第36-37页 |
| ·生物油与石蜡油共炼制和预处理油与石蜡油共炼制的比较 | 第37-39页 |
| ·工艺条件的考察 | 第39-43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质量空速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掺炼比的影响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4-56页 |
| ·前言 | 第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8页 |
| ·催化剂焦炭前身物的分析 | 第44-45页 |
| ·分析方法及仪器 | 第44页 |
| ·失活催化剂的准备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 ·热重分析 | 第45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5-46页 |
| ·红外分析 | 第46-48页 |
| ·催化剂失活动力学分析 | 第48-55页 |
| ·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9-53页 |
| ·反应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9-52页 |
| ·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动力学方程的回归 | 第53-55页 |
| ·-da/dt与浓度的回归 | 第53-54页 |
| ·k_(d0)与E_a的求取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共炼制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第56-69页 |
| ·前言 | 第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67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56页 |
| ·分析方法 | 第56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 ·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 ·速率常数的计算 | 第60页 |
| ·动力学参数的求解 | 第60-62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62-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