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被动源地震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二章 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主动源地震层析成像 | 第11-12页 |
·被动源地震层析成像 | 第12-14页 |
·主、被动源地震联合层析成像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地震层析成像数值模拟计算 | 第17-67页 |
·地震层析成像的正演方法 | 第18-26页 |
·射线追踪法与最短路径法 | 第18-19页 |
·有限差分法 | 第19-22页 |
·快速波前追踪法 | 第22-24页 |
·快速波前追踪算法的改进 | 第24-26页 |
·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 | 第26-29页 |
·层析成像中的反演理论与方法 | 第26-27页 |
·子空间反演法及目标函数的优化 | 第27-29页 |
·主动源地震记录特征 | 第29-32页 |
·均匀层模型 | 第32-40页 |
·速度结构成像 | 第33-38页 |
·Moho界面成像 | 第38-3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9-40页 |
·复杂速度层模型I(含近水平的起伏界面) | 第40-49页 |
·速度结构成像 | 第44-47页 |
·Moho界面成像 | 第47-4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8-49页 |
·复杂速度层模型II(含倾斜的起伏界面) | 第49-53页 |
·速度结构成像 | 第51-52页 |
·Moho界面成像 | 第52-5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3页 |
·含低速层及隐伏断裂构造模型 | 第53-67页 |
·速度结构成像-主动源地震 | 第56-62页 |
·速度结构成像-主、被动源地震联合 | 第62-6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5-6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