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余震活动衰减的统计学描述 | 第8-9页 |
·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活动 | 第9-10页 |
·速率状态依从与余震活动 | 第10-11页 |
·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与速率状态依从相结合的余震预测研究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及方法 | 第14-26页 |
·考虑粘弹效应的库仑应力变化 | 第14-21页 |
·地下介质流变模型 | 第14-18页 |
·库仑应力及库仑应力变化 | 第18-19页 |
·基于粘弹分层模型的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程序:PSGRN/PSCMP | 第19-21页 |
·基于速率-状态依从及库仑应力变化的直接余震频次估计 | 第21-24页 |
·序列后续地震最大震级估计 | 第24-26页 |
·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相比较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随距离衰减相比较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2008年及2014年于田7.3级地震简况及资料选取 | 第26-31页 |
·于田地区构造背景及历史强震活动 | 第26-27页 |
·两次于田7.3级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料概况 | 第27-31页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31-46页 |
·于田地区水平分层模型及粘滞系数确定 | 第31-33页 |
·2008、2014年于田两次7.3级地震导致的同震粘弹库仑应力变化 | 第33-36页 |
·基于同震粘弹库仑应力变化估计后续最大地震震级 | 第36-39页 |
·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相比较的计算结果 | 第36-37页 |
·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随空间距离衰减的计算结果 | 第37-39页 |
·模型差异及计算条件对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的影响 | 第39-46页 |
·震级下限M_(min)的影响 | 第39-40页 |
·G-R关系b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时段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 | 第41-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