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弯管内表面抛光质量及效率的试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弯管内表面光整加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两相螺旋流光整加工技术 | 第11-12页 |
| ·电化学光整加工技术 | 第12-13页 |
| ·磨粒流光整加工技术 | 第13页 |
| ·旋转喷射流光整加工技术 | 第13-14页 |
| ·磁力研磨光整加工技术 | 第14-15页 |
| ·磁力研磨光整加工技术简介 | 第15-17页 |
| ·磁力研磨光整加工技术的特点 | 第15-16页 |
| ·磁力研磨光整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17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弯管内表面磁力研磨加工机理 | 第18-30页 |
| ·弯管内表面加工原理 | 第18-19页 |
| ·钕铁硼永磁铁简介 | 第19-20页 |
| ·钕铁硼永磁铁的性能及参数 | 第19-20页 |
| ·应用前景 | 第20页 |
| ·磁性磨粒简介 | 第20-24页 |
| ·磁性磨粒的组成及特性 | 第20-21页 |
| ·磁性磨粒的制备 | 第21-22页 |
| ·磁性磨粒受力分析 | 第22-24页 |
| ·磁性磨粒的材料去除机理 | 第24-26页 |
| ·微量切削与挤压机理 | 第24-25页 |
| ·多次塑变磨损机理 | 第25页 |
| ·机械—腐蚀磨损机理 | 第25-26页 |
| ·影响研磨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 ·磁极几何形状的影响 | 第26-28页 |
| ·磁极转速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加工间隙的影响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手持式弯管抛光机设计方案的提出及确定 | 第30-38页 |
| ·基于双目视觉的手持式弯管抛光机 | 第30-34页 |
| ·方案概述 | 第30-31页 |
| ·双目立体视觉简介 | 第31-34页 |
| ·方案的优缺点 | 第34页 |
| ·基于导向装置的手持式弯管抛光机 | 第34-36页 |
| ·方案概述 | 第34-35页 |
| ·方案的优缺点及最终方案的确定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4. 手持式弯管抛光机的设计 | 第38-56页 |
| ·弯管抛光机主体部分设计 | 第38-39页 |
| ·弯管抛光机运动分析 | 第39页 |
| ·弯管抛光机抛光装置设计 | 第39-54页 |
| ·动力部分设计 | 第40-42页 |
| ·传动部分设计 | 第42-46页 |
| ·导向部分设计 | 第46-47页 |
| ·磁回路有限元分析 | 第47-51页 |
| ·可加工弯管的范围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5. 磁力研磨抛光弯管内表面的试验研究 | 第56-72页 |
| ·弯管内表面抛光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条件 | 第56-59页 |
| ·试验装置 | 第56页 |
| ·试验条件 | 第56-5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 ·球形辅助磁极对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的影响 | 第59-64页 |
| ·球形磁极的体积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 第59-64页 |
| ·柱形辅助磁极对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的影响 | 第64-70页 |
| ·加工原理 | 第64-65页 |
| ·试验条件 | 第65-66页 |
| ·辅助磁极的运动轨迹分析 | 第66-67页 |
| ·磁场强度理论分析 | 第67-68页 |
| ·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形貌的变化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