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液化产物制备包膜缓/控释肥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我国农业肥料和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 ·缓/控释肥 | 第14-17页 | 
| ·缓/控释肥的定义 | 第14页 | 
| ·缓/控释肥的优缺点 | 第14-15页 | 
| ·缓/控释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生物质的液化技术及应用 | 第17-20页 | 
| ·生物质的分类与组成 | 第17-18页 | 
| ·液化技术 | 第18-19页 | 
| ·生物质的应用 | 第19-20页 | 
| ·研究的意义、目标及内容 | 第20-23页 | 
|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第20-2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方法 | 第23-31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7页 |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3-25页 | 
| ·实验室所需仪器及设备 | 第25-27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27-31页 | 
| ·液化率的测定 | 第27页 | 
| ·酸值的测定 | 第27-28页 | 
| ·羟值的测定 | 第28页 | 
| ·黏度的测定 | 第28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 ·热重分析 | 第29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页 | 
| ·释放率测试 | 第29-30页 | 
| ·降解测试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小麦秸秆液化产物制备包膜尿素 | 第31-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页 | 
| ·主要原料 | 第31页 | 
| ·秸秆的液化及包膜尿素的制备 | 第31页 | 
| ·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 ·正交试验 | 第31-32页 | 
| ·基础配方包膜尿素的制备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 ·包膜尿素基础配方的确定 | 第32-38页 | 
| ·包膜尿素的分析 | 第38-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包膜缓/控释肥工艺的优化 | 第45-6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 ·主要原料 | 第45页 | 
| ·秸秆的液化及包膜尿素的制备 | 第45-46页 | 
|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 ·蒙脱土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46页 | 
| ·液化原料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46页 | 
| ·液化剂种类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聚醚多元醇含量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64页 | 
| ·蒙脱土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秸秆与淀粉比例不同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50-53页 | 
| ·液化原料总量不同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53-55页 | 
| ·液化剂不同对液化产物和控释性能的影响 | 第55-59页 | 
| ·聚醚多元醇含量的不同对包膜尿素的影响 | 第59-64页 | 
| ·小结 | 第64-67页 | 
| 第五章 降解性能的研究 | 第67-7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 ·实验方法 | 第67页 | 
| ·实验设计 | 第67-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2页 | 
| ·膜层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68-70页 | 
| ·膜层的FTIR分析 | 第70-71页 | 
| ·膜层的TG和DTG分析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7页 | 
| ·总结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