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第一章 布鲁菌致病机制及防控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布鲁菌感染机制 | 第11-13页 |
·布鲁菌致病因子 | 第13-17页 |
·脂多糖 | 第13-14页 |
·外膜蛋白 | 第14-17页 |
·Ⅳ型分泌系统 | 第17页 |
·内质网应激与布鲁菌感染 | 第17-19页 |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 | 第18页 |
·内质网应激与布鲁菌感染 | 第18-19页 |
·布鲁菌病防控 | 第19-20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试验研究 | 第22-51页 |
第二章 布鲁菌OMP16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22-29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载体和感受态细菌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方法 | 第23-25页 |
·pET-32a-OMP16原核表达载体鉴定 | 第23-24页 |
·布鲁菌OMP16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24-25页 |
·结果 | 第25-27页 |
·pET-32a-OMP16原核表达载体鉴定 | 第25-26页 |
·布鲁菌OMP16纯化及鉴定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布鲁菌OMP16对RAW264.7 细胞凋亡与免疫活性影响 | 第29-43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细胞株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5页 |
·OMP16作用于RAW264.7 细胞的最佳浓度及时间 | 第30-31页 |
·OMP16诱导RAW264.7 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31-33页 |
·OMP16诱导RAW264.7 细胞内质网应激主要因子检测 | 第33-34页 |
·OMP16刺激RAW264.7 细胞相关免疫因子检测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41页 |
·OMP16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筛选 | 第35-37页 |
·RAW264.7 细胞凋亡检测 | 第37-39页 |
·RAW264.7 细胞内质网应激主要因子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RAW264.7 细胞免疫因子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布鲁菌OMP16免疫原性研究 | 第43-51页 |
·材料 | 第43页 |
·实验动物及菌株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45页 |
·小鼠免疫试验 | 第44页 |
·小鼠感染试验 | 第44-45页 |
·结果 | 第45-49页 |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检测 | 第45页 |
·感染试验 | 第45-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