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引言 | 第14-28页 |
(一) 研究缘由 | 第14-17页 |
1. 源于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以及对人才道德的诉求 | 第14-15页 |
2. 源于研究生学术不道德现象的频发 | 第15-16页 |
3. 源于自身经历与专业兴趣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5页 |
(四)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第25-27页 |
1. 研究问题 | 第25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7-28页 |
1. 创新点 | 第27页 |
2. 不足之处 | 第27-28页 |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内涵界定 | 第28-43页 |
(一) 相关概念的厘定 | 第28-34页 |
1. 学术、道德与学术道德 | 第28-30页 |
2.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含义 | 第30-32页 |
3.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特性 | 第32-34页 |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构成要素 | 第34-38页 |
1. 学术道德认知 | 第34-35页 |
2. 学术道德情感 | 第35-36页 |
3. 学术道德意志 | 第36-37页 |
4. 学术道德信仰 | 第37-38页 |
5. 学术道德行为 | 第38页 |
(三)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具体内容 | 第38-43页 |
1. 获取观察数据、实验结果中的学术道德规范 | 第39-40页 |
2. 使用已有研究材料和研究成果中的学术道德规范 | 第40页 |
3. 学术成果发表、推介、应用中的学术道德规范 | 第40-43页 |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必要性与依据 | 第43-54页 |
(一) 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必要性 | 第43-46页 |
1. 个人学术活动与学术精神契合下的必经步骤 | 第43-44页 |
2. 高校学术自由与学术秩序共生中的必然要求 | 第44-45页 |
3. 社会道德环境与学术风气净化中的必备因素 | 第45-46页 |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理论依据 | 第46-49页 |
1. 内化与外化理论 | 第46-47页 |
2. 归因理论 | 第47-49页 |
(三) 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实践依据 | 第49-54页 |
1. 教育局、科研机构、高校出台了学术道德方面的规章制度 | 第49-50页 |
2. 各类见诸报端的学术道德负面新闻给高校研究生敲响了警钟 | 第50-52页 |
3. 部分高校、科研机构上线了自己的学术诚信网站 | 第52-54页 |
三、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54-67页 |
(一) 访谈情况简述 | 第54-55页 |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的实证分析结论 | 第55-63页 |
1. 有理性的读研动机且对学术道德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 | 第56-57页 |
2. 在开展学术研究前对学术道德的认知存在模糊与偏差 | 第57-59页 |
3.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各类学术不道德行为 | 第59-62页 |
4. 在学术成果发表中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时有出现 | 第62-63页 |
(三)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63-67页 |
1. 挫伤了研究生潜心于学术研究的热情与积极性 | 第64页 |
2. 削弱了研究生的探索精神与学术创新能力 | 第64-65页 |
3. 浪费了学术资源并滋生了学术垃圾 | 第65页 |
4. 抹黑了高知群体形象与所在高校声誉 | 第65-67页 |
四、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产生的归因分析 | 第67-81页 |
(一)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 | 第68-70页 |
1. 学习投入不足且个人价值趋利 | 第68-69页 |
2. 学术能力有限且心理压力过大 | 第69-70页 |
3. 诚信意识淡薄且自律能力较弱 | 第70页 |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 | 第70-81页 |
1. 部分导师疏于律人 | 第71-72页 |
2. 少数导师宽于律己 | 第72页 |
3. 高校学术道德教育有所缺失 | 第72-75页 |
4. 高校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缺陷 | 第75-76页 |
5. 高校学术监督惩处机制形同虚设 | 第76-78页 |
6. 社会浮躁风气辐射蔓延 | 第78-79页 |
7. 学术出版界存在不正之风 | 第79-81页 |
五、培育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对策思考 | 第81-94页 |
(一) 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第81-86页 |
1. 在新生教育中深化学术规范教育 | 第81-82页 |
2. 将学术道德教育渗透于研究生教学的全过程 | 第82-84页 |
3.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道德宣传活动 | 第84-85页 |
4. 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实践活动 | 第85-86页 |
(二) 提升研究生个人学术素养与道德修养 | 第86-88页 |
1. 培养自主与创新的学习能力 | 第86-87页 |
2. 提高知与行一致的自律能力 | 第87-88页 |
3. 增强对不良风气的抵抗能力 | 第88页 |
(三) 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学术道德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 第88-90页 |
1. 实行导师问责制度以强化师生连带关系 | 第88-89页 |
2. 优化导师队伍建设以形成导师榜样效应 | 第89-90页 |
(四) 完善学术评价、监督、惩处机制 | 第90-94页 |
1. 构建多维度学业评价标准 | 第90-91页 |
2. 增强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 第91-92页 |
3. 细化惩处条例并加大惩处力度 | 第92-94页 |
结语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附录 | 第100-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