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菌类论文--苔藓植物门论文

荒漠齿肋赤藓人工培养条件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9页
   ·荒漠藓类生物结皮概述第9页
   ·荒漠藓类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第9-10页
   ·藓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第10-11页
   ·藓类植物繁殖特性第11-12页
   ·荒漠藓类植物人工培养研究进展第12-15页
     ·培养材料及方法第12页
     ·外植体的灭菌方法第12-13页
     ·培养基质第13-14页
     ·光照和温度第14页
     ·水分和湿度第14页
     ·生长调节物质第14-15页
   ·荒漠藓类植物的抗逆生理研究进展第15-18页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其在抗逆性生理研究中的应用第15-16页
     ·水分胁迫下藓类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第16-17页
     ·水分胁迫下藓类植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第17-18页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第18-1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创新点第18-19页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理位置第19页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候条件第19页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候条件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3 齿肋赤藓人工培养无菌培养条件的建立第21-25页
   ·实验器材及药品第21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1-22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4页
   ·讨论第24-25页
4 齿肋赤藓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5-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25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不同培养基对齿肋赤藓组织培养配子体再生及分枝的影响第27页
     ·植物激素对齿肋赤藓配子体再生及分枝的影响第27-28页
     ·糖源对齿肋赤藓配子体再生及分枝的影响第28页
   ·结论与讨论第28-31页
     ·培养基对藓类组织培养的影响第28-29页
     ·激素对藓类组织培养的影响第29-30页
     ·糖源对藓类组织培养的影响第30-31页
5 齿肋赤藓的基质栽培试验第31-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试验材料及培养基质的采集第31页
     ·试验方法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4种不同基质对齿肋赤藓生长株密度影响第32页
     ·4种不同基质对齿肋赤藓生长高度的影响第32-33页
     ·4种不同基质对齿肋赤藓生物量的影响第33-34页
   ·讨论第34-35页
6 采样微生境对齿肋赤藓人工培养藓株生长的影响第35-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35页
     ·人工培养方法第35-36页
     ·观测指标测定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两种不同采样生境的齿肋赤藓沙培植株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第36-37页
     ·两种不同采样生境的齿肋赤藓沙培后叶片形态特征的差异第37-39页
   ·讨论第39-41页
7 不同水分条件对齿肋赤藓沙培植株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第41-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样品及培养基质的采集第41页
     ·试验设计第41-43页
     ·数据处理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的影响第43-44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PSII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第45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讨论第48-53页
     ·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对不同水分条件处理的响应第48页
     ·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光合色素含量对不同水分条件处理的响应第48-49页
     ·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光化学效率对不同水分条件处理的响应第49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49-51页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抗氧化酶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51-53页
8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主要结论第53-54页
     ·齿肋赤藓无菌培养有效灭菌方法的建立第53页
     ·齿肋赤藓组培条件的优化第53页
     ·筛选出齿肋赤藓的最适栽培基质第53页
     ·筛选出齿肋赤藓人工培养野外取材最优微生境第53-54页
     ·筛选出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后期最适水分条件第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附图第64-68页
硕士期间成果第68-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库尔勒市高一年级学生为例
下一篇:影响农村少数民族初中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