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小麦蛋白质与品质的关系 | 第10-12页 |
·小麦醇溶蛋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2页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染色体定位 | 第12-13页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命名 | 第13-14页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多态性 | 第14页 |
·种子储藏蛋白的调控机理研究 | 第14-18页 |
·拟南芥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5-16页 |
·谷类作物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6-17页 |
·种子储藏蛋白基因重要调控因子的互作 | 第17-18页 |
·种子储藏蛋白基因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研究 | 第18-22页 |
·DNA甲基化参与植物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8-20页 |
·组蛋白修饰参与植物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0-22页 |
·立论依据、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小麦TaGAMyb通过招募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促进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表达 | 第24-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4-48页 |
·供试材料与种植条件 | 第24-25页 |
·TaGLU-1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25-26页 |
·TaGLU-1DyPro:GUS载体的构建 | 第26-28页 |
·35S:TaGAMyb:HA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30页 |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0-32页 |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及杂交后代GUS染色分析 | 第32-34页 |
·TaGAMyb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34-35页 |
·TaGAMyb蛋白与TaGLU-1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体外结合实验 | 第35-38页 |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第38-40页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提取 | 第40-42页 |
·ChIP实验 | 第42-45页 |
·TaGAMyb、AtMyb33和GCN5载体构建及酵母双杂实验 | 第45-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61页 |
·TaGAMyb结合在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启动子区 | 第48-52页 |
·TaGAMyb促进TaGLU-1Dy的表达 | 第52-55页 |
·TaGAMyb通过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互作促进TaGLU-1Dy表达 | 第55-58页 |
·小麦TaGCN5对TaGLU-1的调控机理 | 第58-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三章 胚乳特异表达基因TaNAC46的分离克隆和功能鉴定 | 第63-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74页 |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法 | 第63-64页 |
·TaNAC46基因的克隆 | 第64页 |
·TaNAC46与TaGLU-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4-65页 |
·拟南芥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转化 | 第65-67页 |
·拟南芥杂交后代GUS染色分析 | 第67页 |
·TaNAC46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67页 |
·TaNAC46蛋白与TaGLU-1Dy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体外结合验 | 第67页 |
·TaNAC46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小麦胚乳瞬时表达实验 | 第67-70页 |
·TaNAC46载体的构建及酵母双杂实验 | 第70-71页 |
·小麦超表达和RNAi载体构建及后代鉴定 | 第71-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82页 |
·小麦TaNAC46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 第74-75页 |
·TaNAC46通过结合在TaGLU-1Dy基因启动子区促进其表达 | 第75-79页 |
·TaNAC46与TaGAMyb相互作用 | 第79页 |
·TaNAC46转基因小麦的功能分析 | 第79-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录 | 第99-101页 |
作者简历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