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农机工业扶持政策的现实需求 | 第20-26页 |
·农机应用现状 | 第20-23页 |
·农业作业机械装备种类和数量变化 | 第20-21页 |
·农业作业机械装备广泛推广 | 第21-22页 |
·农机化工业体系构建 | 第22页 |
·农用机械化社会的服务机构蓬勃发展 | 第22-23页 |
·国际间农用机械技术交流合作大大提升 | 第23页 |
·农机化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现有农机数量和种类与需求不匹配 | 第23-24页 |
·农机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与其发展不匹配 | 第24页 |
·农机企业创新能力与农机发展不匹配 | 第24-25页 |
·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备 | 第25-26页 |
第3章 农机工业扶持政策体系 | 第26-31页 |
·农机制造扶持政策 | 第26-27页 |
·降低税收政策 | 第26-27页 |
·农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补贴政策 | 第27页 |
·农机应用推广政策 | 第27-29页 |
·补贴价格政策 | 第27-28页 |
·越地域作业政策 | 第28页 |
·贷款政策 | 第28-29页 |
·实验、培训、宣传应用政策 | 第29页 |
·农机化对外贸易政策 | 第29页 |
·农机市场监管政策 | 第29-31页 |
·质量认证及市场监督政策 | 第29-30页 |
·市场流通政策 | 第30-31页 |
第4章 农机工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以湖北宜城市为例 | 第31-43页 |
·宜城市农机化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湖北省宜城市农机工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模型 | 第32-38页 |
·构建原则 | 第32页 |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3-3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4-35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37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页 |
·农机工业扶持政策成果 | 第38-43页 |
·农机装备程度提升 | 第39页 |
·土地生产率上涨 | 第39-40页 |
·土地流转程度高效化 | 第40页 |
·剩余劳动力增加 | 第40-41页 |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划合理 | 第41-43页 |
第5章 农机工业扶持政策绩效优化对策 | 第43-48页 |
·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 | 第43-44页 |
·加大财政补贴 | 第43-44页 |
·加大农机化科技投入 | 第44页 |
·加大农机从业人员培训的投入 | 第44页 |
·完善农机化工业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 第44-45页 |
·加大土地规模经营 | 第45-46页 |
·推进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46页 |
·完善农机化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