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审美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明代晚期 | 第10-11页 |
·官窑和民窑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风格及成因 | 第13-20页 |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风格产生基础 | 第13-16页 |
·工艺特征 | 第13-15页 |
·装饰器型 | 第15-16页 |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风格成因分析 | 第16-20页 |
·政治因素——晚明动荡的社会现状 | 第16-17页 |
·人文因素——文人画特质的继承与心学的影响 | 第17-18页 |
·实践因素——版画等表现形式的影响 | 第18页 |
·市场因素——瓷器贸易的迅速发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审美特征 | 第20-35页 |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题材美 | 第20-23页 |
·文人画花草题材 | 第20-21页 |
·鱼、虫、禽、鸟等文人画题材 | 第21-23页 |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笔法及墨色美 | 第23-29页 |
·用笔特点 | 第23-25页 |
·墨色表现 | 第25-29页 |
·料色 | 第26-27页 |
·料韵 | 第27-28页 |
·青白关系 | 第28-29页 |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构图美 | 第29-32页 |
·藏露张敛式 | 第29-30页 |
·“井”字构图式 | 第30-31页 |
·其它构图方式 | 第31-32页 |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形式美 | 第32-35页 |
·“文”“质”相“和” | 第32-33页 |
·气韵生动 | 第33-34页 |
·残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晚明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审美思想 | 第35-39页 |
·传神写照的意韵之美 | 第35-36页 |
·人文关怀的题材之美 | 第36-37页 |
·“以天合天”的简约之美 | 第37-38页 |
·“物我合一”的情境之美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