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程序管制的成拉复线PBN平行航路容量评估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s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航路容量评估现状 | 第14-16页 |
| ·计算机仿真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我国空域情况概述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创新点与难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成拉PBN航路运行环境及间隔研究 | 第24-41页 |
| ·成拉PBN航路的运行环境 | 第24-27页 |
| ·实施ADS-B后的航路间隔标准 | 第24页 |
| ·通讯导航监视覆盖概况 | 第24-25页 |
| ·管制员资质要求 | 第25页 |
| ·拉萨管制区工作方案 | 第25页 |
| ·拉萨管制区天气特征 | 第25页 |
| ·成拉航路空中冲突 | 第25-26页 |
| ·拉萨管制区进离场分流方案 | 第26-27页 |
| ·程序管制下PBN航路间隔及间隔裕度研究 | 第27-35页 |
| ·程序管制手段 | 第27页 |
| ·程序管制纵向间隔标准 | 第27-28页 |
| ·PBN及RNP4导航规范 | 第28-29页 |
| ·程序管制的横向距离间隔研究 | 第29-32页 |
| ·拉萨管制区现行管制间隔 | 第32页 |
| ·拉萨管制区间隔裕度研究 | 第32-34页 |
| ·成拉航路间隔合理性分析 | 第34-35页 |
| ·高原航线特殊情况处置方案 | 第35-41页 |
| ·成都至拉萨航线空域限制 | 第35-36页 |
| ·高原、特殊机场运行应急处置程序 | 第36-41页 |
| 第三章 平行航路运行特点分析及容量评估模型建模 | 第41-49页 |
| ·平行航路运行特点 | 第41-42页 |
| ·平行航路容量评估模型 | 第42-49页 |
| ·考虑高度层穿越的航路容量建模 | 第42-43页 |
| ·CFL对航路容量的间接影响 | 第43-45页 |
| ·CFL对航路容量的直接影响 | 第45-46页 |
| ·航路容量建模 | 第46-49页 |
| 第四章 成拉PBN航路容量评估及软件设计 | 第49-78页 |
| ·成拉航路网络结构 | 第49-50页 |
| ·传统航路网络结构 | 第49页 |
| ·平行航路网络结构 | 第49-50页 |
| ·高度层使用情况 | 第50页 |
| ·基于数学计算模型的评估 | 第50-69页 |
| ·传统理论容量评估模型下的航路容量 | 第50-53页 |
| ·平行航路容量评估模型下的航路容量 | 第53-60页 |
| ·同速飞行对航路容量的影响分析 | 第60-67页 |
| ·PBN平行航路对容量的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 ·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雷达模拟机评估 | 第69-71页 |
| ·验证方案 | 第69页 |
| ·测试过程 | 第69-70页 |
| ·测试结果 | 第70-71页 |
| ·成拉航路容量评估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71-78页 |
| ·软件需求分析及设计目的 | 第71-72页 |
| ·软件体系结构 | 第72-75页 |
| ·软件评估结果 | 第75-78页 |
| 第五章 基于Anylogic的航路仿真软件 | 第78-86页 |
| ·Anylogic多方法仿真软件 | 第78-79页 |
| ·Anylogic 平台介绍 | 第78页 |
| ·离散事件模型 | 第78-79页 |
| ·仿真软件的开发与设计 | 第79-83页 |
| ·仿真功能模块 | 第79-83页 |
| ·航空器离场流程 | 第83页 |
| ·仿真设计流程图 | 第83页 |
| ·仿真软件各功能界面 | 第83-86页 |
| ·仿真软件实时逻辑图 | 第83-84页 |
| ·二维动画界面 | 第84页 |
| ·三维动画界面 | 第84-8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