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对INGOS课税的法理依据 | 第12-18页 |
(一) INGOS概述 | 第12-15页 |
1.INGOs概念与特征 | 第12-14页 |
2.INGOs的分类 | 第14-15页 |
(二) 对INGOS课税的法理基础 | 第15-18页 |
1. NGO的活动离不开政府提供的以税收为基础的服务 | 第15-16页 |
2.税收公平原则的要求 | 第16页 |
3.NGO的经营性收入构成了部分税基 | 第16-17页 |
4.从资金监督的必要性看 | 第17-18页 |
二 中国对NGO的税收制度 | 第18-26页 |
(一) 企业所得税 | 第18-22页 |
1.对NGO本身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 第18-20页 |
2.对向公益NGO捐赠的企业和个人的优惠 | 第20-21页 |
3.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 第21-22页 |
(二) 流转税 | 第22-24页 |
1.增值税 | 第22-23页 |
2.营业税 | 第23-24页 |
(三) 关税 | 第24页 |
(四) NGO的税收管理 | 第24-26页 |
1.NGO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价值体现 | 第24-25页 |
2.现行NGO税收征收管理规定 | 第25-26页 |
三 现行NGO税制对INGOS的适用情况 | 第26-37页 |
(一)现行NGO税制的不足 | 第26-28页 |
1.对NGO的经营性收入不加区分地征税 | 第26-27页 |
2.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规定影响了民间公益捐赠的效果 | 第27页 |
3.增值税的免税项目缺乏针对NGO的特殊规定 | 第27页 |
4.税收征收管理的不足 | 第27-28页 |
(二) 现行NGO税制无法适用于大多数的INGOS | 第28-37页 |
1.对NGO的管理制度未将大多数的INGOs纳入 | 第28-31页 |
2.INGOs准入制尚未构建 | 第31-32页 |
3.组织登记与税务登记挂钩是无法对INGOs征税的主要原因 | 第32-33页 |
4.采用变通方式在华活动的INGOs的税收状况 | 第33-37页 |
四 比较研究——以美国为例 | 第37-43页 |
(一) 自由成立模式下的法律地位 | 第37-39页 |
1.自由成立模式 | 第37-38页 |
2.《非营利法人示范法》对INGOs的规定 | 第38-39页 |
(二) 免税资格的获取 | 第39-41页 |
1.组织获得免税资格的条件 | 第39-41页 |
2.外国免税组织对以上规定的适用 | 第41页 |
(三) 对向NGO公益捐赠的所得税扣除 | 第41-43页 |
五 对我国建构INGOS税制的建议 | 第43-53页 |
(一) 确立INGOS的合法地位 | 第43-45页 |
1.限定INGOs活动的领域 | 第43-44页 |
2.对INGOs进行分类管理 | 第44-45页 |
(二)完善NGO税收征收监管 | 第45-46页 |
1.理顺税务登记和免税资格认定的关系 | 第45页 |
2.建立NGO的普遍登记制度 | 第45-46页 |
3.建立税务征管的配套制度 | 第46页 |
(三) 完善NGO税收制度 | 第46-53页 |
1.明确“双区分原则” | 第46-48页 |
2.完善NGO的税制环境 | 第48-49页 |
3.优化NGO自身的所得税优惠制度——对NGO的经营性收入区别对待 | 第49-50页 |
4.完善公益捐赠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 | 第50-51页 |
5.完善NGO流转税优惠措施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