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基本概况 | 第9-15页 |
第一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价值 | 第9-12页 |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涵义 | 第9-10页 |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价值功能及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之整理 | 第12-15页 |
一、流转方式 | 第12-13页 |
二、具体流转模式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模式评析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安徽芜湖模式之评析 | 第15-18页 |
一、安徽芜湖模式的内容 | 第15-16页 |
二、安徽芜湖模式的评析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广东模式之评析 | 第18-20页 |
一、广东模式的内容 | 第18-19页 |
二、广东模式的评析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上海模式”之评析 | 第20-24页 |
一、上海模式的内容 | 第20页 |
二、上海模式评析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立法启示 | 第24-28页 |
第一节 从不同角度分析考虑立法思路 | 第24-26页 |
一、要加强维护流转市场秩序 | 第24-25页 |
二、要不断加强健全法律制度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完善的制度有利于法律的制定和运行 | 第26-28页 |
一、要进行与市场相符合的的制度创新 | 第26页 |
二、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是保障集体土地市场发展的前提 | 第26-27页 |
三、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建立完整合理的土地征地机制 | 第27页 |
四、建立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相关配套制度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立法构想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立法的总体目标 | 第28-29页 |
一、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地位平等 | 第28页 |
二、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对相关法律的具体立法建议 | 第29-32页 |
一、对《宪法》的立法建议 | 第29-30页 |
二、对《土地管理法》的立法建议 | 第30页 |
三、《物权法》的立法建议 | 第30-32页 |
第三节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制定建议 | 第32-37页 |
一、关于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设计 | 第32-33页 |
二、完善集体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 第33-34页 |
三、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地价管理制度 | 第34-35页 |
四、完善集体建设用地地籍管理制度 | 第35页 |
五、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制度 | 第35-36页 |
六、健全农村社保制度 | 第36页 |
七、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进行立法改革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