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MW压水堆堆芯稳态热工分析及一回路系统水锤计算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23页 |
| ·国内外核能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核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 第13-14页 |
| ·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的发展 | 第14-17页 |
| ·堆芯热工分析 | 第14-16页 |
| ·子通道模型 | 第16页 |
| ·现有的子通道分析程序 | 第16-17页 |
| ·900MW 压水堆核电站 | 第17-20页 |
| ·压水堆核电厂简介 | 第17-19页 |
| ·900WM 压水堆的主要参数 | 第19-20页 |
| ·反应堆一回路水锤及其防护 | 第20-22页 |
| ·水锤研究的历史背景 | 第20-22页 |
| ·核能利用中的水锤 | 第22页 |
| ·本文的工作和意义 | 第22-23页 |
| 2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 | 第23-55页 |
| ·COBRA-IV 程序 | 第23-29页 |
| ·COBRA 程序简介 | 第23页 |
| ·控制方程 | 第23-25页 |
| ·燃料棒热传导方程 | 第25-26页 |
| ·两相流理论模型 | 第26-29页 |
| ·程序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29-32页 |
| ·程序计算过程 | 第32-34页 |
| ·程序计算流程图 | 第34-35页 |
| ·子通道划分与输入参数 | 第35-37页 |
| ·子通道划分 | 第35页 |
| ·输入参数 | 第35-37页 |
| ·堆芯子通道热工水力特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54页 |
| ·冷却剂温度和流量 | 第37-41页 |
| ·冷却剂焓值 | 第41-44页 |
| ·包壳外表面温度 | 第44-47页 |
| ·燃料芯块中心温度 | 第47-50页 |
| ·偏离核态沸腾比 | 第50-53页 |
| ·堆芯出入口热工参数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3 反应堆一回路水锤计算 | 第55-95页 |
| ·一回路水锤计算方程及计算方法 | 第55-61页 |
| ·水锤计算的基本方程 | 第55-57页 |
| ·水锤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 ·特征线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 第58-61页 |
| ·边界条件的建立 | 第61-70页 |
| ·主冷却剂泵的边界条件 | 第62-65页 |
| ·阀门的边界条件 | 第65-67页 |
| ·管道的边界条件 | 第67-68页 |
| ·集中流容的边界条件 | 第68-69页 |
| ·阻力件的边界条件 | 第69-70页 |
| ·系统的简化和时空网格的划分 | 第70-72页 |
| ·系统的简化 | 第70-71页 |
| ·时间和空间网格的划分 | 第71-72页 |
| ·反应堆一回路水锤计算程序 | 第72-76页 |
| ·程序计算模块 | 第73-74页 |
| ·程序计算流程 | 第74-76页 |
| ·一回路水锤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76-93页 |
| ·程序计算结果 | 第76-92页 |
| ·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4 结论 | 第95-97页 |
| ·总结 | 第95-96页 |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96-9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7-99页 |
| 致谢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