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硬度基因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符号或缩略词说明第9-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小麦籽粒硬度的形成和测定方法第12-14页
     ·籽粒硬度的概念第12页
     ·籽粒硬度的形成第12-13页
     ·籽粒硬度测定方法第13-14页
   ·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遗传机理第14-17页
     ·Friabilin 蛋白与硬度的关系第14-15页
     ·Puroindoline 蛋白及其突变类型第15-17页
     ·GSP 基因的发现第17页
   ·Puroinline 对籽粒硬度和小麦品质的影响第17-18页
     ·Puroinline 对籽粒硬度的影响第17-18页
     ·Puroinline 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第18页
   ·籽粒硬度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第18-19页
   ·国内小麦籽粒硬度研究现状第19页
   ·关于硬度基因现有的分子标记方法第19-20页
   ·SSR 标记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SSR 标记的概念第20页
     ·SSR 标记的原理和优点第20页
     ·SSR 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第20-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3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4-27页
     ·实验材料第24-27页
     ·实验设备及试剂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33页
     ·小麦基因组 DNA 提取第27-28页
     ·PCR 反应体系第28-2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9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9-31页
     ·毛细管电泳第31-32页
     ·核苷酸测序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48页
   ·SSR 位点的筛选与确定第33-35页
   ·SSR 引物的优化第35-36页
   ·SSR7 引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结果第36-38页
   ·SSR7 引物的毛细管电泳结果第38-39页
   ·送样品种测序结果第39-43页
   ·测序结果与品种的对应关系第43-45页
   ·硬度基因的等位变异第45-48页
第四章 讨论第48-51页
   ·SSR 分子标记的优点第48页
   ·毛细管电泳的片段长度与籽粒硬度性状和硬度基因的等位变异对应关系第48-49页
   ·普通小麦的硬度基因不是来源于供试的节节麦第49-50页
   ·SSR7 在普通小麦籽粒硬度性状改良方面的应用前景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树地区独一味遗传多样性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分析
下一篇:模拟增温和模拟放牧对高寒草甸土壤呼吸及植物群落特征的初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