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1 前言第9-21页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第9-13页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第9-10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10-11页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第11-13页
   ·量子点简介第13-16页
     ·量子点概述第13页
     ·量子点的特点第13-14页
     ·量子点的功能化修饰第14-15页
     ·量子点的应用第15-16页
   ·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第16-17页
   ·离子液体简介第17页
   ·玉米赤霉烯酮简介第17-19页
     ·玉米赤霉烯酮概述第17-18页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与污染第18-19页
     ·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第19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第19-21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第19-20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实验材料第21-23页
     ·主要药品和试剂第21-22页
     ·仪器及材料第22页
     ·主要溶液配制第22-23页
   ·实验方法第23-29页
     ·假模板CDHB的制备第23-24页
     ·荧光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24-25页
     ·荧光印迹聚合物的表征第25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条件的确定第25-26页
     ·吸附介质的选择第26页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26页
     ·静态吸附实验第26页
     ·吸附选择性实验第26页
     ·竞争性实验第26-27页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27-2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9-58页
   ·假模板CDHB的合成原理第29-30页
   ·假模板CDHB的合成条件优化第30页
     ·萃取液的选择第30页
     ·柱层析展开剂的选择第30页
     ·柱层析法中产物的确定第30页
   ·假模板CDHB的表征第30-34页
     ·核磁共振表征第31-32页
     ·红外光谱表征第32-33页
     ·质谱表征第33页
     ·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33-34页
   ·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原理第34-36页
   ·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条件的优化第36-39页
     ·反应溶剂的选择第36-37页
     ·功能单体的选择第37页
     ·交联剂的选择第37页
     ·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与交联剂的配比第37-39页
     ·引发剂的用量第39页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选择第39页
   ·模板分子的敲除第39-41页
   ·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第41-42页
     ·红外光谱表征第41-42页
     ·扫描电镜表征第42页
   ·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实验第42-51页
     ·吸附介质的选择第42-45页
     ·静态吸附实验第45-46页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46-48页
     ·荧光猝灭原理第48页
     ·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研究第48-51页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51-53页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53-54页
   ·荧光分子印迹技术法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检测结果比较第54-58页
     ·净化方法的选择第54页
     ·色谱分离条件的确定第54-55页
     ·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第55-57页
     ·两种分析检测方法的比较第57-58页
4 结论第58-59页
5 展望第59-60页
6 参考文献第60-68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8-69页
8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MALDITOF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