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缩略词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引言 | 第8页 |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为害 | 第8-9页 |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类地位和致病机理 | 第9-10页 |
·棉花抗黄萎病性机制的研究 | 第10-13页 |
·棉花抗黄萎病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 第13-14页 |
·棉花黄萎病的研究方向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5-17页 |
第2章 不同棉花品种(系)的抗黄萎病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第17-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3页 |
·讨论 | 第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棉花抗黄萎病性与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 第35-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第4章 不同棉花杂交株系抗黄萎病相关引物的分析 | 第44-5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5章 全文结论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