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距离对中国跨国公司境外子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和理论综述 | 第17-34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17-22页 |
第二节 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的影响 | 第22-25页 |
一、制度距离的定义 | 第22-24页 |
二、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制度距离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25-34页 |
一、对制度差异和股权结构的早期研究 | 第25-26页 |
二、制度理论的视角 | 第26-27页 |
三、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 | 第27-30页 |
四、制度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的视角 | 第30-32页 |
五、认知理论的视角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设 | 第34-46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对中国跨国公司的适用性 | 第34-38页 |
一、交易成本模型 | 第34-35页 |
二、公司能力模型 | 第35-36页 |
三、基于制度理论模型 | 第36页 |
四、策略行为模型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提出假设 | 第38-46页 |
一、正式制度距离 | 第39-43页 |
二、非正式制度距离 | 第43页 |
三、跨国公司的国际经验 | 第43-46页 |
第四章 样本选取和变量的测度 | 第46-62页 |
第一节 样本来源及特征概述 | 第46-52页 |
一、样本来源及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二、样本特征概述 | 第47-52页 |
第二节 变量及其测度 | 第52-62页 |
一、因变量 | 第52页 |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和测度 | 第52-58页 |
三、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58-62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62-70页 |
第一节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4页 |
第二节 模型回归分析及结果 | 第64-70页 |
一、选取回归模型 | 第64页 |
二、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三、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67-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5页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第二节 给跨国公司管理者的建议 | 第71-72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方向 | 第72-75页 |
一、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72-73页 |
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页 |